大侠魂之花间浪子_第四十九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 (第2/3页)

不知她怎么说?”蔡昌义道:“她怔了半晌,你那高叔父更妙,他也不回答,抬臂一抡,轻轻向左挥去,我正感不解,忽听“九阴教”教主骇然叫道:“困兽之斗,你是什么人?”

    你那高叔父道:“不错,当年叫困兽之斗,如今是孤云神掌。”他这里话声刚落,只听“哗啦啦”一声巨响,左侧那株高逾五丈的榆树,已经贴地折断,倒在庭院之中了。”他顿了一下,然后接道:““九阴教”

    教主倒也干脆,冷声说道:“我有一句话,怕你不肯相信。”你那高叔父道:“你是一教之主,只要你讲,在下全信。”

    “九阴教”教主道:“傍晚时分,华云龙已经不告而去,你信么?”若说不告而去,谁能相信?当时我便在暗中骂她“鬼话连篇”不料你那高叔父楞了一下,却是抱拳一拱,说了一声“打扰了”随即转身而去。”余昭南接口问道:“就因高大侠一掌折断一棵榆树“九阴教”教主便回老巢去了么?”蔡昌义道:“当然不那么简单。

    高大侠的气派,我是万分心折,但那“九阴教”教主却是怒塞胸臆,见到高大侠转身便走,当即冷冷一哼道:“要来就来,要去就去,你太目中无人了”高大侠闻言之下,顿时止步道:“教主可是心中不忿,想要指点在下几手武功么?”那“九阴教”教主冷然道:“你且接我一掌,再走不迟。”高大侠坦然说道:“在下候教。”

    于是,两人便交换了一掌…”余昭南急声问道:“结果如何?”蔡昌义道:“我是看不出来,但他二人掌风相接,高大侠退出半步“九阴教”教主摇幌了半晌始才站稳。等她站稳,高大侠早已道过“承教”飘然离去了。”余昭南道:“这么说“九阴教”教主并未落败啊?”蔡昌义道:“我也不知道,但等高大侠离去以后“九阴教”教主忽然喃喃说了两句“老了”、“老了”然后又在庭院之中踯躅起来。”余昭南追根究底地道:“那也不能断定“九阴教”教主回老巢去了啊?”蔡昌义道:“话是不错,还有下文哩。”他顿了一下,始才接道:““九阴教”

    教主一边踯躅,一边思虑,半晌过后,突然步向大厅,传来了堂主以上的徒众,当即宣布将那教主之位,传给“幽冥殿主”

    梅素若,她自己便将克日南归。至于其中的细节,那也不必细述了。”余昭南听他作了结尾,乃道:“嗯,这也算得“一掌将她打回老家去”不过…”蔡昌义浓眉一皱,道:“还有什么“不过”

    ?”余昭南目光一抬,道:“这似乎谈不上“魔劫已兴”四个字。一般讲来,老魔功力深厚,心肠比较狠毒,小魔接任,无论功力与手段,总该比老魔稍逊一筹,以咱们的立场而言,那该是一个喜讯。”

    蔡昌义眼睛一瞪,道:“喜讯?你道梅素若是位温柔多情,心地慈善的闺阁千金么?你问华兄弟,那女子该有多冷?有多狠?谈到武功,恐怕华老弟也不是她的敌手哩。”

    余昭南凛然一惊,不觉目瞪口呆,答不上话来。华云龙听说梅素若接掌了“九阴教”心中五味翻腾,也不知是苦、是甜、是酸、是辣,总之惘惘怅怅,怎样也不是滋味。

    他性情烦躁,不愿多想,因之找个借口,道:“昌义兄,这事不谈了,咱们走吧?”于是众人相继随行,默默地上了官道。此刻已是申牌时份,艳阳斜挂在天空,那燠热的阳光,辐射在人们身上,令人有一种焦躁烦闷的感觉,心头杂乱异常。到得城中,华云龙因为已见着他们,所以也放下了心,遂与他们告别。

    华云龙在那定远城中寄宿一宵,次日天色未明,他已出城往南驰去。这一日到得赤镇,只见街道尽头一座茶楼,悬着一块“宜兴楼”的招牌,他心中一动,当即紧行几步,进入那茶楼之中。这“宜兴楼”

    兼营酒食,生意兴隆,打尖的时刻虽过,进出的人却仍不少。他一身劲装,腰悬古剑,臂上搭着一件披风,伟岸的身躯风神飒飒,登上茶楼,立时便将全楼的目光引了过来。

    他选了一处临窗的座位坐下,一个店伙哈腰走了过来,歉然道:“小店的人手不够,怠慢公子了。”华云龙微微一笑,道:“别客气,随便弄点酒菜来,再泡一壶茶,回头在下有话请问。”

    那店伙连忙应“是”再哈腰,转身退去。霎时间,私语之声窃窃而起:“谁家的少爷啊?顶随和的。”“嗯,气度不凡,定是豪门子弟。”“看他英气逼人,秀逸中别有威严,怕是少年侠士哩。”

    小地方嘛,几曾见过华云龙这等人品,那是难怪他们窃窃私议了。须臾,店伙计送来酒菜,端上一壶茶,替华云龙斟了一杯,道:“公子辛苦,请先用茶。”

    华云龙端起茶怀,呷了一口,见那店伙计并无退走之意,心知是在等侯自己问话,于是微微一笑,道:“在下请问,贵镇有客栈么?”

    那店伙计连忙陪笑道:“不伯公子见笑,敝镇总共不过六七百户人家,又是穷乡僻壤,过往的行人少,哪儿有客栈?不过,公子想投宿,小的可以替您设法。”忽然,一个清脆的声音接口道:“够了么?那该招呼咱们了。”

    清脆的声音宛若银铃,回肠震耳,华云龙不觉一惊,急忙循声望去。但见左墙角下,靠近楼梯之处,赫然坐着一个白衣纶巾的少年文士,另外一个十四五岁的书童陪侍一侧,正自眉目含笑,朝他这边望来。

    那文士相当俊美,年纪不过十六七岁,只见他眉黛远山,目如朗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