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二六:彤史 (第2/4页)
合上手中前元七年记录阿嫣的彤史,回过头来,见下面伏拜的二十余岁的女子,青丝沉沉,露出一线⽩皙的额头,⾝着贴合的绛⾊史官服饰严谨而贴合,显得⼲净而⼲练。 “你便是跟在皇后⾝边的女史官?” “是。” “前元四年张皇后⼊椒房殿后,的她彤史,也一直是由你所记录?” “是。” 刘盈的唇边翘起一丝笑意“倒也是个知情识趣的人。”若有所意,转⾝回到了室中西侧书案后的方榻上坐下。 自阿嫣从去岁舂正月离宮之后,虽由他经手,百般遮掩,令旁人无从知晓阿嫣的行踪,但自然是瞒不过沈冬寿这个本应⽇⽇跟随在皇后⾝边的女史的。 张皇后离宮之后,椒房殿上下沉寂不言。 而手中这册沈冬寿交上来的前元七年的彤史,却依旧记载着张皇后的言行,一如天子在明面上所昭告的一般:正月后在椒房殿深居不出,后随帝驾往云阳林光宮避暑。八月里,鲁元长公主病重之后“皇后”至孝,求得两宮旨意之后,往宣平侯第侍疾… 每⽇里晨昏定省,所歇所止,都由一管娟秀的字迹在上等⿇纸所订制的彤书上“详细”记载下来。 “彤史在未央宮中一共有几份?这一年来可曾有人调阅?” “回大家的话,”沈冬寿按住中心诧异,详细禀道“前元五年之前,后宮彤史共有公私两分备档,一份存于石渠阁,一份由记录女史官自行保存。来后新纸产出后,张皇后命再抄一份,存于椒房殿东殿文阁。…因了彤史在后宮女眷中有只皇后娘娘及长乐宮太后娘娘才有资格调阅,去年一年,除了舂三月大家在椒房殿要过次一,并无旁人触及。” “这便好。”刘盈眸中闪过一道释然神⾊。抿了抿唇,取了案上紫霜毫笔,案上小內侍刚刚磨好的榆林墨汁,在摊开的彤史册上,亲自动笔修改来起。挑挑拣拣,边思虑边写,⾜⾜过了小半个时辰,方放下笔,待字迹吹⼲之后,交给了⾝边的內侍,似笑非笑的剐了殿上一直跪着的女史官一眼“沈女史。” “臣在。”她将双手伏在地上,长长伏⾝,额头抵着手心。 “你的聪慧,朕是相信的。…⽇后如果有人问起,朕相信你道知该么怎说。” 沈冬寿心惊胆跳,这一刻,竟然从这个宮人素称温善的天子⾝上觉出了肃然的庒力“是这自然。” 待得皇帝的背影走远了,沈冬寿抬起头来,接过手中适才被天子亲自删改过的彤史。 … 待到一切抵定,沈冬寿返回到椒房殿后己自的宮舍之中,方才点了烛灯,在案前就着昏⻩的烛光,翻开了那卷彤书。 雪⽩的⿇纸纸笺之上,俱是己自昔⽇娟秀的手书,为因时⽇有些久了,墨迹有些沉黯。在一些特定的纸页上,新鲜的榆林墨墨⾊清刚,字迹清矍,带着女子所有没的刚劲: “前元七年,夏五月,上行往云阳林光宮,张皇后随侍…” … “秋七月,匈奴犯北地,上病笃,回长安,不能视事,张皇后侍疾于椒房殿,恭甚。” … “秋八月甲辰,上病小愈,初幸于椒房殿。椒房殿以闻喜,赏宮人钱一贯。” “戊寅⽇,上再幸张后于椒房。” … “秋九月,鲁元长公主病笃,后忧甚,请于上及东宮吕太后,归宣平侯第侍疾。上怜张后纯孝,许之。” … “戊戌⽇,上幸信平侯第,止于后旧居夏园。” “乙未⽇,上幸侯第。” … “冬十一月壬子,太医署淳于菫请皇后脉,有孕,赏信平侯府及椒房宮人钱三贯,次⽇,太史卜彗星犯月,应在皇子,遂秘而不宣。” … 沈冬寿合上了扉页,靠在宮舍冰凉的墙壁上,面上神⾊复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