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3章只要愿意 (第2/2页)
师兄打伤师傅的事实。 可日子一长,李忘生想师兄在外漂流肯定受了不少苦,当时那种情况换成自己肯定也会如此反应。 打那以后李忘生开始私下里寻找谢流云,希望能够冰释前嫌,让大师兄重新回到纯阳。上官博玉是吕洞宾的四弟子。 在观内打理炼丹房,他从小聪明过人,长大后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十分有才,作的诗更是文雅优美,但上官博玉性格孤僻,不太与人交往,在外人看来,他冷漠孤傲,很难接近,其实在上官博玉的心里却很希望能敞开自己。 上官博玉是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的私生子。婉儿曾经深深迷恋武三思,后怀上武三思的骨rou不忍堕去。待中宗复位,婉儿被召幸入宫,而武三思则被韦后看中。 婉儿十分无奈,只能将上官博玉偷偷寄养在纯阳观,那时博玉才2岁,随着年龄的增长,上官博玉慢慢知道自己的身世,对于这个掌玩权势,喜欢风花雪夜的母亲,博玉感到非常悲愤。 他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母爱,而且因为有这样的母亲,在别人面前总也抬不起头来。吕洞宾非常疼爱这位弟子,常常告诉他:人活在这个世上,总有他存在的价值,不能轻看他人,也不能轻看自己。其他弟子也很爱护博玉,没有人会当面提起他的身世,但博玉始终无法释怀。 只是将自己隐藏得更深,在商量观中之事时,他从不发言,只是执行大家的决定。自从林语元入观,上官博玉就喜欢上了这个活泼大方,体贴人心的女孩儿,但是因为自己的身世,而且照辈份,林语元该算自己的师侄,这样乱了辈份岂可。所以,上官博玉一直压抑自己的感情十年了。 于睿是吕洞宾五弟子,虽出巾帼却不让须眉。心地善良,貌美倾城,睿智过人。“天下三智,唯逊一秋”于睿便是这三智之一。开元元年(公元七一三年)秋,天还未亮,纯阳扫地老道照常早起,打扫门前落叶。 忽闻婴孩啼哭,便捡入观中。纯阳子见这婴儿眉宇间透着几分灵气,甚是喜爱,遂起名于睿。于睿打识字起,就很喜欢读书,吃饭睡觉书不离手。 十岁时便把观中所有书籍读熟,那年,玄宗到纯阳祭天,跟在纯阳子旁边的小于睿,趁玄宗参观道观时巧妙地献上一诗,表面是赞美这景色,实是把玄宗大大夸了一番,惹得玄宗十分喜爱这女娃儿。 于睿趁势提出,观中书籍太少。玄宗哈哈大笑,当即命人赏赐给于睿很多书籍,并允诺于睿随时都可去国子监读书。于睿精通计略。 看不惯的人说她城府过深,老谋深算,将来恐怕弄得天下大乱。于睿完全不在乎,在她心里,仅仅是对这计谋感兴趣…仅此而已。纯阳于其他帮派势力的交往,都归于睿管。 出了什么大事,大家也都愿意听于睿的安排,因为她总是对的,但是,于睿也有自己不满的地方。 过于聪明的人,难免会觉得孤单,自己思维过快,常人难以跟上,在观里平常没个人说话。小时候她听师傅和师兄谈论最多的是大师兄:谢流云,但是一直没机会见他。 于睿常在夜里偷偷想象大师兄的样貌:他一定很强,谁都打不过他,只要他愿意,进出皇宫都是如鹰般自由。 于睿甚至想象得出大师兄当上观主之后那威严潇洒的身影,她一直在等着大师兄回来,然后她要嫁给他,这个想法即便在她长大之后都没有消失,甚至越来越深刻,因为她觉得她认识的男人都比不过大师兄,但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