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84章毕竟车震虽好 (第2/2页)
统是如何为恶的。 好在周雪梅这种久历人生的民事律师提前给他做了功课,才让他不至于手足无措。事情很简单,刘晴从家乡逃脱之后她们家不得不将收来的彩礼推给了人家。 然后一无谋生之技二不愿意吃苦的刘晴弟弟依然没办法娶上媳妇,被逼无奈之下刘晴的母亲不得不装病,想办法骗刘晴回来,最不济也要从刘晴手里敲出一笔钱来。 他们没有料到的是刘晴这次学乖了无论如何不来了,来了个和他们完全不相关的男人,还是个律师(假扮的)。 他们一开始还想演戏,刘母更是装出一副病入膏肓的样子。韩进按照既定计划就坡下驴,拉着刘母就要往医院去,声称作为刘晴的代理人,他可以送刘母治病,并可以支付一半的就医费用。 当然,另一半得刘晴的弟弟出。周雪梅的整个计划一环套一环,直接卡死了刘母的套路,去医院,就要出钱,不去医院,女儿是不会回来的。 两难之下,刘晴的弟弟先开始打算跟韩进动手,被韩进两句话打发了“我是律师,你打我之前想好后果”跟着。 他打算砸车泄愤,韩进到这里不得不佩服周雪梅的远见,指着车说这车是某某车行的车,可是本地道上的,车被砸了他一个外地人无所谓拍屁股走人就是,最多打官司赔偿损失,像刘家这样本地人一定会吃瓜落。正如周雪梅所说,对待恶人你要比他还恶,要想好他能有多恶。 万般无奈之下,刘家母子终于承认了事实,韩进适时甩出来一个甜枣,以刘晴的名义每个月给刘母或其弟的银行账户打入一定数额的钱款作为刘母的赡养费。 其实刘母今年才四十多岁,按法律说这个钱不该给的,但是基于人道主义和少惹麻烦的原则,刘晴要给他们一点钱。 签完协议,韩进给他们宣讲了一通婚姻法和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条文,并重点讲述了贩卖人口和干涉婚姻自由在法律上的事情,做出了警告之后让他们不得不接受了现实。 韩进挺赞成周雪梅说的一句话,当法律缺位的时候一定会有强力的团体组织来填补这个空缺。 几千年来除了Cp建国的几十年以外绝大多数时候华夏的帝国政府从来不会想去将自己的统治触角伸向农村,这是一件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的事情。 他们习惯于用乡贤作为自己的税基来维持统治。既然帝国政府不下县,帝国的法律就更不会下县了,所以传统农村在内卷化的华夏基本就是个几近丛林法则的地方,谁有力量,谁就是土王。 过去这个力量一般来说是土地,谁有土地谁就可以控制人口和资源,进而控制一切。传统农业帝国崩碎之后,Cp直接用暴力摧毁了地主这个阶层,并且按照人口平分了土地,打破了传统乡贤对基层的控制,使国家统治的触角第一次深入到了农村。 这对于过去来说显然是一个进步,然而随着Cp从革命Gov转变为帝国Gov,其统治的触角自然收缩后,现在主导农村的力量变成了人口。具体地说,就是男丁。男丁多的说话自然有分量,男丁少的就是弱势。 在这个背景下,农村人自然而然会选择重男轻女,尤其在过去计划生育的条件下,溺女婴几乎成了最优选择。 这种事情发展了几十年后,一方面本身农村的男女比例就严重失衡,另一方面像刘晴这样外出求学、打工的女性不再回家择偶,进一步加剧了这种失衡,使得农村婚育龄女性成了稀缺资源,也就造就了天价彩礼的土壤。 “囚徒困境。”韩进一边开着车一边想。所有在农村留守的家庭都希望生男丁,努力多生男丁,人流伙着溺死女婴,保持在村中的话语权和利益,争夺稀缺的生存资源。 同时他们又有着传宗接代的需求,希望别人多生女婴来给自己的儿子做老婆“他们的老婆早就被人流给流出去了。” 叹了口气,韩进也没什么解决的办法。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消灭传统农村,彻底摧毁这种丛林法则的土地。 除非使用极其不人道的暴力,否则这绝不是一代人能解决的问题。在韩进和周雪梅看来,农村空心化、老龄化正是一件好事。 农村人口如果都进城,那么普及法制和现代文明的成本就会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地步,也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现在看来路还很远。回到市里已经十二点多了,韩进先是到宾馆拉着周雪梅和刘晴退了房,然后吃饭、还车。 虽然这南方城市的风景不错,但是想到韩英还眼巴巴的在家等着,他仍然归心似箭,拉着两女买了返程的高铁当天晚上便打道回府,毕竟车震虽好,可不能见天儿玩儿,现在手机网络这么发达,被人拍了就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