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闺女(下)_第三十五章双喜临门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双喜临门 (第3/3页)

  “啊,真的?”杨山喜得几乎蹦了起来,当即哈哈大笑“好啊,我杨家有后了,有后了!”

    一旁的村人纷纷开口道喜,杨老四刚得了个胖小子,杨家又要添人进口了,虽然农家人没读过多少书,但也明白人丁兴旺就是发家之本,这绝对是个好兆头。而他们作为杨家的庄户和乡亲,只要不自己作死,就算得不了大富贵,起码也能衣食无忧,这般想着,众人的道喜话就说的越发真心,屋子里也热闹得差点掀了房顶。

    喜上加喜让一向豪爽的杨山大手一挥,打算留下众人一起吃饭喝酒,可家家都准备了年夜饭,老四媳妇又刚刚生产完,正需要歇息,众人自然不会留下,纷纷说过几日再来讨酒喝。

    杨山哪里肯就这么轻飘飘地揭过去,开口就喊了站在门口的关五“去猪圈里挑头最肥的猪,杀了分rou,一家五斤!”

    柳树沟的众人因为刚刚成为杨家的庄户,还没交过一季粮食,日子虽不算艰难,但不曾多置办年货,毕竟几里外的村子还有饿肚子的人家呢。而他们得了杨家放水灌溉,如今全家老少能吃饱穿暖就很知足了,这会听到主家要分rou,自然欢喜之极,纷纷行礼谢赏。

    关五很快就带人去抓了一头肥猪,直接抬去里正家,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肥猪扯脖子一声惨叫,整个村子就沸腾了。

    淘气小子们恨不得棉袄都不穿,光着脑袋就钻进人群等着分rou了,惹得他们的老娘一手狗皮帽子,一手端着陶盆,四处喊着“狗蛋!”、“胖墩儿!”、“栓子,你跑哪里去了?”整个柳树沟就更热闹了。

    而杨家的年夜饭桌虽少了吴金铃和程大妮,可非但没有冷清,反倒欢声笑语更多。

    杨家双喜临门,杨山和杨田抱着肩膀互相拚酒,最后喝的东倒西歪,又一起作伴躺在大炕上呼呼大睡,剩下杨家四兄妹同连君轩一同围在饭桌边,慢慢说话吃菜。

    半开的堂屋门外白雪皑皑,寒风呼啸,屋檐下的大红灯笼摇曳着,落在众人心里都热烘烘的。

    杨柳儿喜爱吃虾,偏偏又是个懒惰的,连君轩就一只只剥好壳,然后隔着桌子把虾仁送到她碗里,杨柳儿就冲着他甜甜一笑,吃的欢喜又满足。

    两人这样相处已是习惯,忘了这会屋里可不止他们俩。

    见此情状,杨志狐疑的停下筷子,杨诚咬牙在桌下狠狠踢了师弟一脚,可惜脚背上没长眼睛,反而被桌腿伤了大脚趾,疼得直抽气。

    连君轩看了不由在心里憋笑,脸上却好似没察觉一般,随口问着杨柳儿“出了正月,我那院子就开始建了。我画了格局图,一会你看看,最好顺道把各个院子取蚌名字。”

    “唔。”杨柳儿塞了满口的饭菜,胡乱应了一句“好啊,我取名难听你可别笑我。”

    “怎么会,你取什么都好。”说着,连君轩又替她添了一碗汤“还有那水田,我也找了南边的农人打理,到时候你得跟着看一看,不合心意就让他们改。”

    “知道了。”杨柳儿终于放了碗筷,抬眼看见沉默的兄长和姊姊,有些奇怪的眨眨眼睛“你们怎么都不吃了?”说罢,她想起躺在厢房里歇息的嫂子,又道:“大哥,如今嫂子怀了侄儿,你们在挤在铺子后面住是不是太憋屈了?不如在附近买个小院吧,以后二哥进城走动,若是天晚赶不回来,也有个落脚的地方。”

    可不等杨志应声,连君轩却是不满的道:“师兄怎么没地方落脚了?我家那院子起码空了几十间房呢。”

    一听见这话,杨柳儿忍不住揭他的老底“你还整日赖在我家呢,你不回去住,我二哥怎么好去投宿?”

    被挑出语病,连君轩只得讪笑着,赶紧应道:“买院子也好,也好。”

    杨志闻声,脑子里乍然开了窍,怪不得他总觉得奇怪,原来是这两人的对话太熟悉了。

    前几个月他修葺面铺后院的时候,他同媳妇也是这么商量的,但他们是夫妻,而小妹和连君轩…

    杨杏儿也为小妹的迟钝气得满头黑线,不得不出言打岔“太晚了,都睡吧,明日一早来拜年的人怕是少不了。”

    “好啊,阿姊。”杨柳儿一无所觉,打着哈欠就开始拾掇碗筷。

    杨杏儿无奈,扫了一眼笑嘻嘻的连君轩,很担心小妹以后被人家卖了还要乐颠颠帮忙数钱。

    倒是杨诚干咳一声,扯了连君轩就赶紧回房,生怕自家大哥接受不了一个meimei即将出嫁,一个meimei也被人家勾走的悲惨事实。

    到了第二日一早,杨家放了鞭炮、吃了饺子后,院子的大门就没关上过。

    杨柳儿姊妹如今也算地主家小姐了,这次不用跟着端茶倒水,自有关五媳妇等几个有眼色的小媳妇接过水壶和托盘。

    桃花也定了亲,许是她天性心思粗,还没有其他村人那般小心翼翼的样子,这会坐在大炕上吃着点心,说起自己婆家来也没个害羞,很是欢喜自己也嫁去县城,虽然夫婿只是个粮店伙计,但也算跟杨杏儿作伴了。

    杨柳儿见她这样,差点把点心堆满桌子。她一直担心姊姊嫁进魏家受委屈,桃花这样的“准”耳报神,可一定不能错过。

    一旁的杨杏儿手里绣着嫁衣,耳里听着小妹同桃花叽叽喳喳的,直觉得好笑。可偶尔抬头看着熟悉的屋子,心里开始有些钝痛。嫁人啊,从此以后就是魏杨氏,不再是杨家闺女,那个人勤快又精明,待自己和家里人都好,但以后呢?真会一辈子都不变吗?

    待到正月十五一过,魏春就忙不迭带着媒人上门送聘礼,定了二月初八成亲。他也是精乖的主,生怕被两个大舅子和姨妹刁难,放下丰厚的聘礼就赶紧回城。

    柳树沟里,但凡嫁女,婆家的送来的聘礼娘家通常都会留下一半,算是女儿对爹娘的孝敬,当然也有脸皮厚的人家全数把聘礼银子留下的,而杨山生怕大女儿在婆家受委屈,分文不肯留下,还嘱咐小女儿多给姊姊带些压箱银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