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家小闺女(下)_第三十一章别后伤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别后伤春 (第2/3页)

  一离了别院,连东几乎是飞跑回府,打听到连老爷子在书房,就直接奔了过去。

    今日是大朝会,连老爷子才刚刚回府,他心里惦记着大考的小孙子,但因为同钟家的婚事,府里这几日已是闹得鸡飞狗跳,他若再多加关照,不说到时候有人酸溜溜说小孙子的功名有假,儿媳第一个就下绅子。

    正当挂心着别院那里,连东在这会跑回来送信,简直就是瞌睡时候送枕头,连老爷子事无巨细的问过一遍,最后听到连东迟疑地说起杨家姑娘跟来照顾衣食,也是好奇得紧。

    小孙子对杨家姑娘的喜爱他是最清楚的,先前宁愿自污也不愿接受他的安排,两个月前更是不管不顾地为杨家出头,他实在好奇这杨家姑娘是不是长了三头六臂,还是真同山野志怪本子里那些狐狸精一般,擅长迷人心神,否则桀骜的孙子怎么就从老虎变成了兔子?但这时候去别院实在不是好时机,还得再忍耐一段时日。

    想到这,连老爷子严正嘱咐道:“这事你不要同别人说起,回去好好伺候二少爷。”

    连东赶忙应下“是,老爷子。”

    “另外,去帐房支五百两银子送给二少爷,告诉他别院的一应用度都算府里的。不指望那些学子承情,但凡见将来有一个出人头地,还记得连家今日款待,总能得三分方便。”

    连君轩不知自己祖父如此用心良苦,还以为祖父恼他行事莽撞,不肯见他。接了银子心里更是愧疚,越发想要考个功名回来,也勉强算是全了祖父心愿。

    这般想着,他就把银票塞给了杨柳儿,低声道:“我同师兄这些时日要跟着先生继续苦读,还要出门走动。说不定别院里这些琐事就要劳烦你多费心,我让连东跟着你,但凡有不听使唤的,你也别跟着生气,小心伤身。等我回来给你出气,好不好?”

    杨柳儿一见银票就笑开了脸,这半日她就在琢磨呢,这么多人住进连家别院,若是不招待吃食,好似有些不妥当,若是招待,那银钱耗费又从哪里出?如今有连老爷子慷慨赞助,她不过是多费心安排,自然是再好不过。

    接过银票,杨柳儿笑道:“连大哥,你只管同二哥一起好好读书,别的事情有我张罗呢!”

    连君轩虽瞧着杨柳儿灿烂的笑脸还是有些不放心,她没在大宅门里讨过生活,哪里知道有时候奴才使起坏来更狠毒。他小时候因为是庶子,又不受父母喜爱,可是没少吃苦头。

    杨柳儿揣了银票,抬眼见他脸上的忧色,心里又暖又甜蜜,低声安慰道:“你放心吧,我不会受欺负的。”

    听到这话,连君轩无奈的点了点头,背过身捏捏她的手,扭头又吩咐差点把头埋到胸前的连东“谁敢不听柳青的,也不必回我,直接打折手脚扔出去!”

    这话让连东听得嘴角直抽,赶紧应了下来,也让杨柳儿因为这番话羞得脸红,猛地一抽出手,撵了连君轩去同二哥温书,请连东带她去灶间。

    这连家别院平日也没个主子常住,除了一个看管花园的花匠、一个门房,就只灶间有两个厨娘听候吩咐,

    杨柳儿聚了四人到跟前,上来先每人赏了二两银子,好言好语拜托他们这半个月尽心尽力,待大考过后还有赏银。若是伺候的好,哪位秀才老爷中了举,自然还少不得一份喜钱。

    连家的奴仆每月月银多少不同,别院这里最少,几乎都是八百文左右,这一下得了三月工钱的厚赏,人人都是欢喜坏了,纷纷行礼谢赏,赌咒发誓会好好做活。

    杨柳儿赏完了红萝卜,又举起了大棒,笑道:“二少爷说了,你们都是家里用惯的老人,规矩最好。我受二少爷所托,以后半个月还仰仗各位帮衬。不过咱们丑话说在前头,这半个月诸位就安心留在别院做事吧,不要出门了,若真有急事,出去了也不用再回来伺候,当然,之后的赏银和喜钱也都拿不到了。若是谁留在院子里还敢再背地动手脚,就别怪我不帮忙求情,二少爷可说了,谁闹脾气就直接打断手脚扔出去!”

    门房和花匠听了这话还没什么,两个厨娘却是变了脸色。她们先前见院子里突然来了这么多人,还当真私下商讨过要赚些油水润润手,一听见这话,那脸上就有些心虚了。

    杨柳儿看在眼里,也没有说什么,在灶间走了一圈,做到心里有数就回院子。

    倒是连东走的慢些,立刻被两个厨娘围住,话里话外都在打探杨柳儿的底细,连东自然不会明说,但看在同处连家的情分上,免不了又嘱咐几句。

    暂且不提两个厨娘如何惊慌不定,敲打过别院下人后,杨柳儿直接找了个新帐本,把需要添置的食材和各色用物列了出来,等到连东过来,直接派了银子让他去采买。

    连东回来报帐,她又一笔笔记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连算盘都不必用,直看得连东惊叹不已,心里又添了三分敬重。

    大考的日子设在十月二十八,一众学子们白日里随着先生四处拜访,琢磨主考官的喜好,猜测出题方向,晚上挑灯苦读,连君轩同杨诚更是日夜被史先生拘在身边,不到三更半夜不放他们回房睡觉。

    两人原本还担心杨柳儿闲着无趣,岂不知杨柳儿忙得都恨不得能生出三头六臂了。

    大灶间里的两个厨娘专门负责那些先生和学子、护卫们的饮食,早饭多是各色米粥和馒头小菜,中午和晚上都是四菜一汤,两荤两素,半夜还有一碗面条做夜宵,虽然味道一般但是管饱。

    天下的无耻之人到底还是不多,更何况众人都是饱读诗书的。所以先生、学子们多怀着感激之心,倒也没谁抱怨吃用不好。

    杨柳儿也不担心两个厨娘闹出什么乱子,食材都是连东每日出去亲手采买的,她又把前后门交给连强和几个护卫看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