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章就算重来一遍 (第2/2页)
题。如果稿费谈不拢的话,他随时可以将《寻秦记》拿到其他报纸去发表。” “什么?”马成昆脸色一变,责备道“你怎么这么糊涂,一开始就要把他套住啊!”徐季新苦笑道:“那个家伙非常不好说话,一来就拿自己跟倪匡比,我哪里会答应给他那么高的稿费。当时我只觉得《寻秦记》可能会很好卖,但哪想到会这么轰动?现在整个香港都在谈论这部小说。” “快给我联系他,出再高的稿费,也一定要把他留住,”马成昆强行使自己从兴奋的情绪冲冷静下来,说道“一部小说让一份报纸起死回生,短短两天时间,《寻秦记》就让《东方日报》的销量涨了两万份,这已经能与金庸、倪匡相提并论了,绝对不能放走这个人!” 徐季新尴尬地说:“其实昨天我就想联系他,可康剑飞没留地址也没留电话,我实在找不到人,只有等他自己上门了。”“你…好糊涂啊!”马成昆恨不得一脚将徐季新给踹出去。 ***《寻秦记》在《东方日报》上连载六天后,随着小说情节高潮的来临,报纸销量再次狂长,已经达到了15万8千份。《东方日报》借着一部穿越武侠小说,再次荣登“香港报纸销量冠军”的宝座,整个香港报界都为之震撼。 要知道,半年前卫斯理系列的再度火爆,也仅仅只让《明报》涨了两万多份的销量,《寻秦记》却是直接将《东方日报》的销量从10万2千份,直接拉升到15万8千份! 而在此之前,《东方日报》连续一年多销量下滑,眼看着就快衰落了,一人救一报啊!现在各家报社的老板都在打听康剑飞,想要找这位新晋的当红作家约稿。 金庸的办公室里,《明报》总编辑潘岳生脸色难看地说:“查先生,这次是我的疏忽。《寻秦记》本来是先到《明报》投稿的,我连稿子都没看,就把人给轰走了。”金庸脸上看不出一丝不悦,反而笑问:“怎么,那个康剑飞也找你看过稿?” 潘岳生尴尬地说:“是啊,当时我正要回总编室审倪匡的稿子,只把康剑飞当成普通的新作者,感觉此人太过油滑,所以就没看他的稿子,只瞥到小说的名字叫《寻秦记》。没想到这部小说如此厉害,居然把卫斯理的风头都盖过了。” “没有关系的,”金庸摆摆手说“《东方日报》走的市井低俗路线,而《明报》的格调要高得多。《寻秦记》的稿子我看过,就算重来一遍,我还是会退他的稿。办报就是办报,不是出小说期刊,坚持办报理念才是长远之道,靠小说拉高销量只是一时之策。” 打发潘岳生离开,刚才还淡然的金庸,心中却是泛起一丝后悔。若是早知道《寻秦记》如此大卖,他绝对会在副刊上给康剑飞新开一个小说专栏。 然后亲自监督报社编辑将《寻秦记》中的rou戏给删改掉。可惜,后悔已经没用了,《东方日报》借着《寻秦记》的热卖,销量已经再次盖过《明报》。 ***《东方日报》的大楼中,这几天格外热闹,自家报纸重新成为香港销量冠军,使得员工们干劲十足… 销量稳步提升、广告收入增加后,员工的待遇也会相应提升。就是在这种氛围中,康剑飞再次踏入报社的大门。康剑飞悠闲地走向电梯,突然旁边一个人大喊:“康剑飞,康剑飞来了!” 康剑飞转头一看,却是那天给他指路的《东方日报》小记者云博,这货就像是见到财神爷一样,飞奔着朝康剑飞冲过来。听到云博的喊声,一楼的报社员工迅速聚集过来,团团将康剑飞围住。 “这就是写《寻秦记》那个康剑飞?”“好年轻啊,我以为康剑飞至少40岁了。”“而且长得也很靓,比倪匡可帅得多。”“康先生,第七章项少龙会不会使用墨家剑法大发神威啊?” “康先生,我能不能为你做个专访?”“…”报社的员工你一言我一语,把康剑飞的路堵得死死的,搞得他不堪其烦。 按理说,这些员工也不是没见过名人,不应该如此大惊小怪地跑过来围观康剑飞。只怪康剑飞着实太神秘,太传奇了一些:一个默默无闻、不知来历的家伙,突然以一部小说让《东方日报》起死回生,这本身就像是一部小说。 更何况,作为《东方日报》的员工,康剑飞给他们带来了非常现实的利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