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章不仅裑高 (第1/2页)
第13章 不仅裑高 靠着那些钱,他不仅在村里自建了一栋楼房,还给儿子在县里买了车和房。这件事是我逢年过节回老家,和别人闲聊时听到的,那时候我还感叹着命运的不公,自己辛辛苦苦工作那么久,还比不上人家崔老头溜达一圈来钱得快。 虽然崔老头一直没有说他卖了多少钱,但我估计得有个几百万,好在那些木头几年后才会被挖出来,时间很充足,我并不需要着急。 现如今我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明年就要高考了,我需要足够的分数考上一个好大学,以及任意挑选专业的资格,那才是真正的长远致富之路,最开始我还不明白上名牌大学的重要性,自以为大家都一样,可是在高中毕业十年的聚会上。 经过比较,大家一致公认,越是名牌大学出来的,混的也就越好,而这不仅仅是指收入,更多的是生活品质和人脉关系。乡村的年味到底还是比城市的要足。 只是刚过完热闹的春节,我就得赶回学校了,毕竟是高三下学期,你开学越早,就有可能在高考中比别人多得几分,而这就是差距。 表舅在来给我爷爷奶奶拜年的时候夸了我,表示如果在未来半年里,我还能保持这个势头继续学习,就很有希望冲击重点大学。 虽然村里已经出了几个大学生,可基本都是普通大学,最好的也才是二本,在表舅的建议及全家人的支持下,mama决定在学校附近租房子,做陪读mama。 在重庆,陪读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几年前就已经呈泛滥的现象,只是上一世的我备战高考时,mama并没有在我身边陪读。 从我开始认真学习的那一刻,世界线就开始出现分支了,虽然不知道未来是不是也会发生大的变动,但至少现在对我来说还是好的一面。 虽然决定了当陪读mama,可现在春节都已经过去了,想找一个好的房子谈何容易,除非在高考结束的时候就找中介,那时候有大量的空房供你挑选,价钱也比现在便宜的多。 为了保证房子距离学校够近,mama找了一整天,不得已在某个巷子的深处租了一间才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开始几天我还是继续住在寝室,mama则嘱咐还没出去打工的爸爸把枕头被子,锅碗瓢盆等都运到那个租的房子里。 由于房子本来就小,房东只准备了一张床,一个书桌和房顶的一个吊灯,所以爸爸mama又忙活着添置了电磁炉,电饭煲和台灯等生活用品。待到我来查看的时候。 原本空荡荡的小屋已经满满当当,一张床,一个书桌,一个方桌,一个小立柜,剩下的空地只有几平米,也就是能走个路而已。 当天下午,我就把寝室里的复习资料,衣服鞋子等拿到了小屋,跟mama过起了陪读生活。陪读的生活规律而简单,mama早上五点起来做早餐,待我吃完去学校上早课,她就回到床上继续补觉,醒来后就去市场买菜为我准备中午饭,下午没事的话就织织毛衣,然后继续准备晚饭。 学校高三的晚自习实行的是自行安排,去不去随你,只要不打扰到其他人就行,所以我选择在出租屋学习,比教室更安静。 一般是我在台灯下做题,mama坐在床上织毛衣,两人谁也没有说话,房间里只有写字的沙沙声,显得格外的宁静,这种气氛我很是喜欢。 年轻的身体,成熟的逻辑思维,正确的学习方法,让我对高中的知识掌握的十分纯熟,从高三开始就没什么新知识要学,唯一要做的就是复习,二轮复习,三轮复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