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二章 (第3/3页)
三节课。 任课老师讲完今天的内容,紧接着布置了作业,边整理带来的教案,边说:“你们安静上自习。过会儿,你们班主任要来说点儿事。” “说啥事?宣布初赛结果吗?”从不在老师没来前猜东猜西的我,今儿不仅猜了,而且一猜便猜测到演讲比赛上。我即怕听那个迟早要公布的结果,又急切地想知道他们俩谁能进入复赛。最好是皆大欢喜的结果。可根据我昨天的表现,我知道我有可能被淘汰出局。果然如此的话,我能够面对失败而不哭泣吗?我难道不会比昨天更难过?至少昨天还有一线希望。 “啦,啦,啦。老师走啦,大家说话吧。”一名男生怪腔怪调地嚷道。哪里用他号召?老师前脚刚出门,或轻或重或低或高的声音就是层出不穷的趋势了。等老师走远些,班内的课堂秩序已乱得和老师临走时的嘱咐打了个颠倒。这个时候,别说往地上扔根针了,扔上一把针,也没几个人能听见。 正如老师常常想不通的:一上课就不知你们哪儿来那么多话。老师不在的课堂上,话实实可以如长江之水,滔滔不绝。我们也不知道课上的话咋比课下十分钟的还多。记得初中那会儿就是这种情形。害得老师一而再地强调,一定要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为了让大家自自觉觉的安静上自习,而不论老师在没在,我们的班主任可谓煞费了苦心。经常在自习课的突然检查中一脸严肃地说,某某班的课堂纪律如何如何好,并且声色俱厉地叫我们看看自己。每当这时,同学们全部屏气敛息的加紧学习的步伐。老师的目光则停留在几个老起“坏”的带头作用的调皮学生身上。一言不发,等于言犹未尽。那几名同学立刻就有了心领神会后的大彻大悟。待老师一走,用不了一分钟,又就不由人地交头结耳开了,才领会到的精神一齐奔向九霄云外。 老师一来,绝大多数人就是正襟危坐式的郑重其事了。 “在这次演讲比赛上,启贤的表现尤其不错。”老师扫视了一下我们“先录取的就是启贤,然后是…”是什么?老师没说完整。我的预感不妙起来。真遗憾,我一直想我其实是有实力的。 “我问了问评委的看法,他们说,咱们班前面那位同学上台时挺大方。”——后一个自是不言而喻了。“两个人全进复赛了。”——这大概是唯一一句能让我听在耳中倍觉欣慰的话。 “把你们的演讲稿交给我,我找人修改修改。”老师收走他们的演讲稿,没多说别的,就匆匆离开教室。班里很快又充满听不清、低不下的嗡嗡声。我跟启贤一样,受到了同学们的祝贺,智远还说放了学要请我吃雪糕。 真的放了学,我却没有去,因为妙珍告诉我,她昨天听见智远和一位评委老师指着我说,我是他们班的。我为自己不是正大光明进的复赛而耿耿于怀。甩下一句,谁要你多管闲事。放学后,我先扬长而去,不听他的任何解释和问询。从那天起,我向自己宣布和秦智远恼了,而且暗下决心,复赛时,一定要好好表现。 7 一个星期的时间和弹指一挥间有时竟然可以相等,很快就到了临该举行复赛的那个日子。地点和人物依旧。 参赛者在复赛时的出场顺序仍是拈阄决定的。这一次,我由初赛时的25号参赛选手提前至4号。后来听说3号是曾经赢得评委一致好评,无可争议地夺得初赛第一的李清月。班主任说这样的安排对我很不利,我有可能被李清月比得相形见绌。老师的分析使我的前途在同学们眼里黯淡了。有人本来就认为我能进入复赛已属不幸中的万幸,听了老师的担忧就基本上对我不抱什么希望了。 我对各种看法均不以为然,我是有备而来的。我觉得,老师多虑了。事实不会那么不堪设想。我相信评委们会给我一个相对公平的分数,即便我确实不如李清月讲得好,我想,进入决赛应该比超过李清月容易。我不信我排在她后面就一点儿机会也没了。我可能,不见得比她差多少。 我的同学记住的大概是张艺在初赛赛场上的发挥,我牢记的则是自己具备的能力。 许是李清月在初赛时的表现使她顺理成章得了第一的缘故,而她还是我的威胁,我因此特别留心她的演讲。当主持人念到她的名字时,有一个长发披肩的秀气女孩从从容容走上讲台。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她的普通话果然足够标准,声音还很好听。这些都是她的演讲能轻而易举吸引人的地方“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从失败中站起来,前面还有一片艳阳天》。在座诸位可能并不知道今天站在讲台上演讲,能赢得阵阵掌声的李清月,去年此时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时,由于表现不佳,排名倒数。念及日日夜夜的努力,我曾欲哭无泪。那次失败将我的信心和勇气击得支离破碎。我恨过,恨幸运的不曾降临,恨自己演讲时怎么能忘记演讲词。当时我就盼谁能给我个机会,叫我重新证明自己,好让我输也输得心服口服。可惜没有。我灰心极了,心想,下次说什么也不参加比赛了,只做个默默无闻的旁观者。 可是,同学们,面对失败,悲观、叹息,甚至痛哭流涕都是徒劳的。不为是可以避免失败,也一定会错过成功。难道还有人不渴望有所作为吗?没有无所不能的人,所以每个人都有可能失败,胜利并非俯拾即是。输在心理上,我们就下克服心理的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