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章仰天长啸兄弟 (第2/2页)
谁。 直到今天早晨押上车,两人见了面,欧阳先生才晓得花五魁被冤枉杀了人。花五魁心中不解,问他为啥干炸人的事体。欧阳先生笑着不说话,后来又说自有道理。 花五魁被人冤枉成共产党,非要问共产党是干啥的,不能为它死了还蒙在鼓里。欧阳先生笑得开心,问花五魁恨不恨这个狗世道,共产党就是推翻它让百姓过好日子的。 花五魁想了想,觉得共产党有点意思,吧唧着嘴说,明白咧,闹半天跟秧歌班一个样样,都是为了让人开心,你们唱的是啥戏文哩? 欧阳先生哈哈大笑,刚要说话,当兵的用几个学生将他俩隔开,两人相望着眼里没有恐惧,反倒有一种默契,有一种英雄同归的相惜。 花瓣儿远远看见那个想占她便宜的警察局长吴二造正和一个军官交头接耳,恨得咬牙切齿,想往地下吐几口唾沫,怎奈人挨着人怕吐到别人身上,又把唾沫咽了回去。 按照杀人场里的规矩,行刑前要让犯人吃顿好饭食,还得备上一大碗烈酒壮胆。两大盆方rou、馍馍和三壶白酒放在白果树底下,当兵的每次放三个人出来,吃饱喝足再放下一拨。欧阳先生和三个学生第一拨松了绑绳。三个学生狼吞虎咽,欧阳先生脸上带着笑,没有动手。“先生咋不吃?吃饱好上路哩!”一个学生对他说。 “荤腻的东西我从不沾口,等会儿一壶酒就够了!”欧阳先生笑着说。等两个学生吃饱又饮下一碗酒,欧阳先生没有端碗,而是拎起一壶酒仰脖灌了进去。人群里响起一片“啧啧”声。那壶酒足足有二斤! “再去拿酒来,这点怎么够喝?”欧阳先生扔了酒壶,对离他最近的一个当兵的说了句话,迈步走回囚车。接下来的一拨又是一番狼吞虎咽,喝干了第二壶酒。 第三拨有些孬,走到白果树下腿都打着软,往嘴里塞rou的辰景,哭得像受气的媳妇。“孬种,没骨气!”“怕今天就别炸人哩?当初干啥咧?”“丢人!”人群里响起一片责骂。 轮到第四拨,只有花五魁一人。花五魁没有像别人那样被五花大绑,而是戴着手铐脚镣。他从囚笼里出来,手铐脚镣的“哗啷”声像极了锣鼓的铿锵节奏,甚是悦耳动听。 而每迈动一步,脚上沉甸甸的又像极了戏台上的台步。他心里一阵忽悠,索性端着架势一步步走向白果树,念想着眼前是一出悲壮、荒凉的苦戏,他要来一回比欧阳先生还大法的喝相,让围观的人们也赞叹一回。 他迈步到了树下,低头一看,不由愣住,盆里和酒壶里早成了空空的。***“呔!大胆的奴才---”花五魁一下子将脸涨红,手指一个当兵的,情不自禁叫了一句板。 “拿酒来---”花五魁又是一句愤怒的高腔。当兵的醒过味儿来一脸尴尬,慌忙走到吴二造耳边悄声说话。吴二造摇了摇头。百姓们看得真切,晓得不再给花五魁准备酒rou“轰”地乱糟起来。 “兄弟,愚兄来也---”人群里响起一声尖叫,人们循声望去,原来是抱着两坛中山松醪酒的广育堂药铺老板蔡仲恒,身后跟着李大翟和金牛眼药厂的张先生,三人手里还提着食盒。 花五魁看到三个人,笑得跟欢喜娃娃一样样。“兄弟,咱用不着吃他的断头rou,喝他的归西酒!”张先生说。“大伙手里都拿着给你的东西,十天半月都吃不完!”李大翟说。 “兄弟,听咧你半辈子秧歌,舍不得让你走,看看,这些乡亲都是给你送行的,皇上老子都没你排场哩---”蔡仲恒是个儒雅的人。 最后这句话一出口,竟是豪气干云,让人听得血液沸腾。“花某这厢有礼咧,二十年后再给大伙唱来---”花五魁朝众人作了一个罗圈揖。 这个罗圈揖作得不要紧,围观的百姓“轰”地炸了营,齐手把带来的饭食和酒瓶、酒壶扔到场子里,眨眼之间,地上摞起厚厚一层,足够让十个人吃上三天三夜。花五魁的眼睛有些湿润。蔡仲恒将食盒里的东西拿出来。 倒上四碗酒,激动地说:“兄弟,临走咱哥几个再喝回交心酒,这是你最爱喝的松醪,到那边别忘喽老哥,俺还追着你学戏哩!”说着。 把碗挨个碰了响,递给花五魁。花五魁仰脖灌进去,蔡仲恒、李大翟、张先生也是一饮而尽。“痛快呀,痛快---”花五魁扔了酒碗,仰天长啸。 “兄弟,都说这中山松醪‘一口品三酒,五味归一盅’(注:三酒即米酒、药酒、白酒。五味即醇味、松香味、蜜味、酸味、苦味),这就像咱活着的性命,啥叫欢喜?啥叫悲伤?凡是活着遇见的,都把它灌进肚里,这算个蛋!”蔡仲恒说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