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3章有时群战 (第2/2页)
雅的贵妃气质。“哦,好的,我这就过去。”袁承志刚要离开,家人就立刻来报:五省总督左将军求见,无奈之下,袁承志也只好把他迎了进来。 “袁兄弟,老哥这次来,就是为了那步枪的事情,兄弟你看,我这里带的银票可是大量地,就看你的枪支有多少了。” 左良玉还没等坐下,就立刻粗声大嗓地说起了自己的来意,看起来此人倒是一个性急之人。“呃…这件事啊,左将军,我已经询问过了,目前我这里还有三十把步枪,可以卖给你们,当然,如果想要更多的嘛,只有等下一次了。” 袁承志望着左良玉,只觉得左良玉似乎满脸都长的是钱的模样:哈哈,三十条不合格的步枪,卖给左良玉,每把枪一万两!这可是三十万两!“好好好,袁兄弟,有三十条枪?好,好啊,这是三十五万两,袁兄弟,多出来的银子,就当是哥哥我请你喝茶了,下次生产出来的步枪,一定要给老哥我留着。” 左良玉倒也是个会办事的人,根本不计较金钱,直接多给了袁承志五万两,袁承志推托一番,只得受了。 袁承志立刻命柳如是派人把三十条枪给搬了过来,左良玉一见,立刻眼睛里放出了光,他以最快的速度,吩咐士兵们将三十条步枪喜滋滋地搬回了他的府中。 袁承志这才有了时间去荣国府,今天来吊唁的人很多,金陵城的各名流,附近县城官员,外省较近的官员们等,都赶了过来,吊唁一番。 虽然大家都是带着礼物而来,可是,荣国府的男人们都死光了,巴结他们还有用么?因此,这些人本来正常情况下应该拿百两纹银的,如今也只有十几两应应景罢了。 最烦恼的当然是王夫人,尽管袁承志cao心不少,可他不是必须陪灵的,王夫人却是必须陪灵,要说如果有男丁,也用不着她如此辛苦,可男丁都死光了,她也是荣国府女人里面身份最高的了。 袁承志,王熙凤,元春等人正自忙碌间,忽然外面大门处传来一声公鸭似的叫声:“圣旨到!”声音长长的带着拖腔,袁承志就是一愣:圣旨?难道这么快皇帝就得到了消息? 照袁承志算来,自己派出去的信使,最快也要五天后才能到达北京,如今这才是第二天呀,当然,荣国府这种大户人家,倒也不止一次地接过圣旨,虽然如今败落了,仍然赶紧摆下了香案,众人跪了一地,袁承志并不肯跪,只好远远地站开,躲在了屏风后。 为首的一个手拿拂尘的太监,大声宣读了圣旨后,袁承志这才明白,原来并不是皇帝得知了荣国府落难的消息,而是在催促元春立刻回北京。袁承志算了算日期,如今是崇祯十六年初夏,要说到崇祯皇帝吊死,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呢,把元春召回去? 那怎么行?见元春一边接了圣旨,一边拿美目一直在死死盯着袁承志,袁承志只好还了元春一个微笑,让她放心,一切自有他来处理。 这位领头太监见荣国府居然在办丧事,而且场面如此之大,细问之下,这才大吃一惊,脸上非常不自然,赶紧命人取过了一万两白银,当作丧礼。***袁承志趁乱来到元春面前,凑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迅速离开。 “哎?jiejie,你这是怎么了?”随后就听到了探春和迎春的惊呼声,元春软倒在了探春和迎春的怀里,美目紧闭,呼吸急促,一双晶莹如暖玉般的玉手,紧紧地互相交握,领头的太监见此情景,赶紧招呼着众人把元春扶回房里,一阵忙乱之后,元春处传出消息:贵妃娘娘身体不适,过几天再回京城。 领头太监去探望了一次,果然见元春头上搭着一块白布,脸上一片菜色(抹的锅底灰)看她全身无力的模样,显然暂时是没有办法回京了,领头太监无奈,只得率领一班传圣旨的人,直接回了京城。 元春跟领头太监说的时候,总要等荣国府的丧事办完才能回京,差点儿没说要守孝三年,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荣国府的丧事,一直忙了五天,这才进入结尾阶段,把所有的棺材全部入土,这也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幸好袁承志手下有八万多的精兵,这事情倒成了小事一桩。 五六天来,袁承志日日夜夜守在荣国府,白天时一副道貌岸然,晚上时在女人房里走马灯似地乱转,王夫人,王熙凤,薛宝钗,迎春,元春,有时单挑,有时群战,却也快活到了极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