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第1/7页)
第四章 “唉,没想到太子会是团捏不起来的烂泥啊。” 那是一句语重心长的感叹,随后,是几声附和的长声唏嘘。 黄梨江蓦地停住正要敲门的手势,半响,缩回了手,藏在袖中。非礼勿听,他该转身离去,但… 在学院里的东宫保傅们不察门外有人,又道:“想当初,我可都是意气风发的朝廷大臣,以为被派入东宫辅佐太子,势必能有一番作为,怎知道…太子无才也就罢了,还如此不受教。要是君 上问起太子的课业,真不知该怎么回答才好…恐怕这辈子我就要埋没在这儿了…”老臣之泪,怎不叫人感慨。 清楚听见了东宫保傅们谈话的少年,愕然半响后,抿起嘴角,猛然扭头往外走,却在苑前与人撞了个满怀。 不知何时来到学苑外头的真夜扶稳黄梨江,笑道:“小梨子,怎么回头走呢,刚才不是还催着我来请学?” 真夜嬉皮笑脸,浑然不知保傅们对他的评价,看着他一脸天真,黄梨江脸皮隐隐抽搐了下。 “要是殿下能够早起读书的话,梨江又何必天天耳提面命。惹殿下心烦。”害他刚刚无意间听到保傅们的谈话,心里头觉得更烦恼了。 “唉,我早起会头晕哪。这事,我早说过了呀。” 最好是有这么娇弱啦!黄梨江觑着眼想。这太子晚上都很晚才熄灯,分明是纵情声色,还有脸说自己早上爬不起来。或许…或许保傅们说的也没错,这太子确实很不受教。 入东宫将近一个月了,他到现在还看不出太子有奋发向上的心。除了临朝日以外,他真的不早起,每天都睡到日上三竿不说,甚至有时候还会跑得不见人影,丢着他在一旁乾着急。几次拖着他到学苑前请学,保傅们明明都很有学问,但他太子爷却不怎么捧场,常常听着听着,就睡着了,让师傅们与他这侍读在一旁尴尬的相觑。依他这样的学习,也难怪连负责教导他的东宫保傅们都摇头叹息,教起来课也意兴阑珊,对于被安置进东宫的自己兴起了“怀才不遇”的想法,难道他这东宫之主都没有察觉么? “殿下若犯晕症,梨江可立即让人去请太乙为殿下诊治。” “唉,不必,我这晕症不是太医治得好的。” “太子身为储君,一定要好好保养身体,绝对不能马虎,太医是非请不可——带缘。”他唤着太子身后的小侍童。“立刻去宫里头请太医来。” 带缘被这么一喊,奴性发作,差点就要答应了,却被太子笑吟吟觑着他的眼神盯在地上,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只好一脸抱歉地看着黄梨江道:“呃,公子,殿下这晕症只要睡饱就没事了,瞧他现在气色不是挺好?” 闻言,真夜唇上的笑容加深。 黄梨江抿着嘴等着瞪着真夜。“是挺好,不过都近午了,一个早晨就这样浪费掉,倘若被宫外人知晓殿下如此不勤学,一定会招来许多话柄——” 真夜只是笑笑,讨好地道:“侍读说得极是,那我现在是该进去学院里向保傅们请学,还是——啊,肚子有点饿呢,也许提早午饭——” “先请学。”黄梨江打断真夜的话,揪着他的衣袖拖他前行。 这举止十分不合礼教,但真夜只是微笑地任他的侍童牵左拉右,全然没有反抗的意思。 带缘跟在后头啧啧称奇地想:主子向来把填饱肚子的大事放在读书前头的,现在居然乖乖地任侍读公子摆布,真意想不到。 饼去的侍读们可没一个人有这样的能耐,让主子乖乖听话就范,而主子脸上竟然还挂着纵容的微笑,这,这有点反常啊…是说,新侍读入宫的这个月来,主子连续多日的晏起,似乎有点不寻常。 主子以往鲜少睡过三竿的,可如今却常常醒了却赖在床榻上,非得让侍读公子在侵殿外苦苦等好一段时间,才甘愿起床呢。 他一个小小侍童,实在搞不懂他这主子殿下究竟在搞什么啊。 为什么他会觉得,每当侍读公子为了主子的事情动了气,却又碍于身份上的尊卑而按耐住恼意时,主子总是笑的有点太过愉快? 好啦,他也承认侍读公子真的长得很俊秀,脸上浮现怒意时,脸颊酡红的模样也挺娇的,可男人再怎么美,在怎么娇,还是比不上货真价实的俏姑娘呀。 要主子没起什么不良念头,他带缘可不等着被扒皮哩。 “不知殿下对这段经文的解释有何想法?”在东宫里教读太子经书的苏学士很诚恳地询问。 “美目盼兮,巧笑倩兮…” 正埋首陪着读书,用朱墨批点句读的黄梨江猛然抬起头来瞪着太子。 “殿下?”在说梦话?可他眼神清明,不像是不小心睡着了呀。 真夜双肘支着下巴,欣赏着少年脸上灵动的表情,突然他眼眸稍眯,伸手向少年脸颊摸去,笑的像个顽童似的。 黄梨江吓了一跳,没料到真夜会突然摸他的脸,迟了半响才察觉自己好似被调戏了,待要发作,就见真夜笑吟吟摊开了手掌道:“瞧,脸上沾了朱墨呢。” 一条红痕印上了真夜的手掌心。 黄梨江微讶,下意识伸手抚往自己的脸颊。 “来,我替擦乾净。”真夜掏出袖里的汗巾,笑着替他擦去脸上的残余朱墨。 真夜专注的擦了好半晌,黄梨江忍不住蹙起眉。“可以了,劳殿下停手。” 真夜收回手,却仍笑容可掬地瞅着黄梨江因朱墨晕染而泛起微红的颊色,忍不住赞美道:“多美的容色,像点染了胭脂般,要是异而钗,定也不输给真正的女儿家吧。” 这放肆的言语较黄梨江与一旁的苏学士同时愕然。 “呃,殿下,回到方才的经文上…”苏学士好意想替黄梨江解围,毕竟被当成姑娘家来看待,对一名货真价实的男子而言,实在不是件光荣的事,他也知道,这位黄翰林家的公子是极有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