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流邪神_第264章尽复失地余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4章尽复失地余城 (第2/2页)

,连忙答应。旦楚摆出引路姿态,请赵逍遥先行。前方把门的武士退至两旁,让赵逍遥进入内里。

    同时有人高声向内通传道:国师大人到!赵逍遥想起善柔丰满胸肌上那道触目惊心的剑痕,暗忖她能两次行刺田单都仍然活着,实属奇迹。

    赵逍遥跨过门槛,第一眼便瞥见田单。这不但因他身后柱立着两名矮壮强横,面貌酷肖,一瞧便知是善柔姐妹提及过,叫刘中夏和刘中石这对兄弟。

    也不是因他一身白衣,在其他人的华衣美服比对下特别抢眼,而是因他的气度和容貌,均使人一见难忘。难怪原书寻秦记中见惯天下英雄人物的纪才女,亦要对他印象深刻了。

    田单年在四十许间,身材颀瘦,鼻梁骨高起,有若鹰喙,可是因高起的两配合得好,不但没有孤峰独耸的感觉,还予人一种丰隆迫人的气势。

    再加上浓眉下眼神藏而不露的锐利隼目,确是领袖一方的霸主人物。见到田单,赵逍遥不由回忆起以前看的田单传纪。

    田单,临淄人,汉族,战国时田齐宗室远房的亲属,任齐都临淄的市掾(秘书)生卒年不详,后来到赵国作将相。前284年,燕国大将乐毅出兵攻占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接连攻下齐国七十余城。

    最后只剩了莒城(今山东莒县)和即墨(今山东平度市东南)田单率族人以铁皮护车轴逃至即墨。中国战国后期,齐将田单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由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燕将乐毅破齐,连克70余城,随即集中兵力围攻仅存的莒(今山东莒县)和即墨,齐国危在旦夕(见乐毅破齐之战)。

    时齐愍王被杀,其子法章在莒被立为齐王,号召齐民抗燕。乐毅攻城一年不克,命燕军撤至两城外九里处设营筑垒,欲攻心取胜,形成相持局面。即墨,地处富庶的胶东,是齐国较大城邑,物资充裕,人口较多,具有一定防御条件。

    即墨被围不久,守将战死,军民共推田单为将。田单利用两军相持的时机,集结7000余士卒,加以整顿﹑扩充,并增修城垒,加强防务。

    他和军民同甘共苦“坐则织蒉(编织草器),立则仗锸(执锹劳作)”(《资治通鉴》卷四,周赧王三十六年),亲自巡视城防。

    编妻妾﹑族人入行伍,尽散饮食给士卒,深得军民信任。田单在稳定内部的同时,为除掉最难对付的敌手乐毅,又派人入燕行反间计,诈称﹕乐毅名为攻齐,实欲称王齐国,故意缓攻即墨,若燕国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

    燕惠王本怨乐毅久攻即墨不克,果然中计,派骑劫取代乐毅。乐毅投奔赵国。骑劫一反乐毅战法,改用强攻,仍不能下,企图用恐怖手段慑服齐军。

    田单将计就计,诱使燕军行暴,派人散布谣言,说害怕燕军把齐军俘虏的鼻子割掉,又担心燕军刨了齐人在城外的祖坟。

    而骑劫听到谣言后果然照着做了。即墨城里的人听说燕国的军队这样虐待俘虏,全都气愤极了,又瞧见燕国的兵士刨他们的祖坟,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向田单请求,誓与燕军决一死战。

    田单进而麻痹燕军,命精壮甲士隐伏城内,用老弱﹑妇女登城守望。又派使者诈降,让即墨富豪持重金贿赂燕将,假称即墨将降,惟望保全妻小。围城已逾三年的燕军,急欲停战回乡,见大功将成,只等受降,更加懈怠。

    三十六年,田单见反攻时机成熟,便集中千余头牛,角缚利刃,尾扎浸油芦苇,披五彩龙纹外衣,于一个夜间,下令点燃牛尾芦苇,牛负痛从城脚预挖的数十个信道狂奔燕营,5000精壮勇士紧随于后,城内军民擂鼓击器,呐喊助威。

    燕军见火光中无数角上有刀﹑身后冒火的怪物直冲而来,惊惶失措。齐军勇士乘势冲杀,城内军民紧跟助战,燕军夺路逃命,互相践踏,骑劫在混乱中被杀。

    田单率军乘胜追击,齐国民众也持械助战,很快将燕军逐出国境,尽复失地70余城。随后,迎法章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正式即位为齐襄王,田单受封安平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