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章尖叫求饶 (第1/2页)
第46章 尖叫求饶 而我在村中的声威日显,很多家的男人主动帮忙。人多好办事儿,不到一天,泥沙、石子、石头、砖,还有水泥,都运到我的屋子旁边。这种场面确实有些惊人,几十个男人一起卸货搬运,地都好像在震动。 场面热火朝天,人们大声谈笑,甩起膀子拼命干活,玉凤与思雅还有玉姿给他们端茶送水,让他们干得更加卖力。 东方友看着这一切,有些目瞪口呆。我则是看着小晴在那里凑热闹,帮忙送水,有些担心,怕万一不小心被铁锹或者车撞着了。 我忙把她喊过来,留在身边不让她动弹,这让她非常生气,小脸鼓鼓的,气呼呼的望着我,我跟她说话也不理我,我情不自禁的笑起来,后来是思雅与玉凤两人一顿好言软语,再数落我一顿,才平息这个小家伙的怒气。 我让玉凤记下帮忙的人的名字,这是笔人情,有机会当然得还上。在农村就是这样,你帮我,那我就帮你,人情还人情。你如果不能把人情记住,那你的信誉会大打折扣,久之就没人来帮你了。 到了晚上,所有的准备已经做好了,这有些不可想象。东方友不停称赞,说以后做事就得有这种高效率,高效率是以后开公司的生意中应该强调的一条原则。 我听了忙牢牢记住,但想想又不放心,就让思雅给我一本笔记本,记在那上面并随身带着。用她的话说那是备忘录。我深以为然,以后的事情多了,我的记忆力虽然很强,但不能保证什么都记得牢牢的。俗话说:“好脑袋不如烂笔头”正是这个道理。 东方友看着我跟思雅忙活着找本子挑钢笔,只是不停的微笑。我能看出他眼中的赞许神色。小晴也吵着要带备忘录,把我们乐坏了,思雅顺着她,也给她一个小本子,小晴喜滋滋的拿着,样子很骄傲。 爷爷说自己不会设计屋子,想找一个朋友帮忙,要打一通电话。***我们村只有一部电话,在村委会,是村里的。我连忙带他去村委会。一路上很多人跟我打招呼,都是些叔、伯,还有叫爷爷的。爷爷笑眯眯的看着,笑道:“子兴你的人缘不错呀,而且辈分很大吧?” 我道:“还不是托我妈的福,她的辈分太大了,现在村里的人辈分比我高的还真不多。”爷爷点点头,道:“这就是农村呀,以辈分称呼,很有古朴的风格!”村委会在村子的中央。 当初可能就是为了方便大家。书记叫李成,是李老太爷的儿子,今年有六十多岁。他这个书记当得还勉强合格,可能有李老太爷在背后撑腰,镇住所有的人,才能这样平安,要说才干还是差一些。 但他人很好,肯为大家卖力气,所以在村中的威望不是太差。李成与李太爷住邻房,他可是个孝子,由于李太爷坚持分家,不肯跟儿子一起住,他无奈,只好住在自己父亲旁边,好有个照应。 我以前给李老太爷挑水,也帮他家干活,常常到他家吃饭,他有客人来时,也喜欢叫上我一起喝酒。我也善于揣摩人的心思,说话很对他的胃口,让他引为知己。呵呵,这也是生活逼出来的本领。 我们先到他家,因为村委会已经没人,得找他开门。刚进他的门,一条大狗就扑了出来,汪汪两声就嘤嘤的叫,亲热的使劲摇尾巴往我身上蹭。这狗跟我很熟,李成的老婆从屋里出来见是我,招呼道:“啊,是子兴呀,快进来快进来!” 要说在村里,辈分不比我小的也就是李成了,他跟我妈是平辈,按辈分算,我要称他为“舅” “舅妈,我舅在家吗?”我笑着道,一边带着爷爷往里走。李成老婆道:“在、在,正在屋里喝酒呢。你来得刚好,他正念叨着想招呼你来喝一盅儿呢!”我走到她面前,道:“舅妈,这是我认的爷爷,今后就住在我家。” 她没见过什么场面,还有些怕见生人,只是有些腼腆的打了声招呼。屋里李成正盘腿坐在炕上喝酒,小小的炕桌上摆了两道下酒菜,一盘花生、一盘腌萝卜。 “舅,正喝着呢?”我进屋就忙打招呼。他酒盅半举,笑着:“哟,是子兴啊!快到炕上,咱爷俩喝一盅!咦,这位是?” 我忙给他介绍,一听爷爷是一位教授,忙下炕,握手道:“我们这个小地方竟能来一位教授,真的是老天保佑。快快,上炕坐着热热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