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6章瞅了瞅两边 (第2/2页)
男女,还真是天生一对,这场面我看得实在尴尬,悄悄的披上衣服到外面去透透气。这个时间老赵早就做好了早饭,柱子他们几个见我这么早就出来也是稀奇。 关于平哥和支书的勾当,我还得在弄清楚点,于是吃了早饭,再下村里查看情况。今天选择的目的地是村长媳妇开的小卖部,这半个来月去过几次,村长媳妇早就知道我是油田新来的经理,对于我这个看似乳臭未干的年纪,村里很多人都觉得诧异,不过十几天过去了,油田也没啥新闻,所以没人太关注我。 其实我本以为,新任经理的到来,会引起村支书、平哥、胡涛等人的关注,可是来了大半个月,没见他们有动静,连平哥也只是在我到队上第二天来扫了一眼,就再没去过队上。 来到小卖部,村长媳妇正和几个邻居打麻将,挺大的瓦房屋中间是一个大铁炉子,烧的很热,四个打麻将的和一个看麻将的围在离炉子不远的麻将桌旁,见我进来,村长媳妇瞅了一眼就继续看牌,我环顾了一下小卖部,随便挑了几样平时总买的下酒菜,然后拎过来给老板娘看。 “多钱?”村长媳妇看了一眼说到:“七块五。”我把钱扔到她桌前,这女人熟练的把钱液到麻将桌的钱抽屉里,继续打牌。这几个人打牌都很专心,半天没人说话,屋里只能听到麻将落地和洗牌的声音。 我假装围观一下麻将,站到村长媳妇后面,仔细打量这个女人。村长媳妇叫刘玉娟,人都喊她小娟儿,贾村长以前在县里开超市发家,安家在平安县,他俩的儿子都上高一了。 贾村长为了回村里当村长,卖了苦心经营多年的超市,买了这个没啥油水的村官,他老婆也自然陪着他回到村里喝西北风,见实在没啥钱,就叫小娟儿开个小卖部干老本行,自己却不经常在村里。 贾村长平时都在县里,毕竟县里有房子住,他一面照顾上高中的儿子,一面出去找了个饭店算账的工作,于是堂堂马字村村长在县里给人打工的笑话成了村里人茶余饭后的话题。小娟儿平时一个人在村里开小卖部。 她小叔子开货车给她送货,平时见不到老公和儿子,小卖部又很清闲,于是总是打麻将打发时间,好在这娘们儿牌技一流,基本都是赢钱,有时候打牌赚的比小卖部卖的还多。说起这小娟儿的形象,很一般,中年女人的样子,在县里生活多年,没了农村人的土气,可是姿色很一般,脸长的马一样。 两个门牙中间还有个缝,波狼的长发染了个大黄色很土,身材倒是还算凸凹有致,丰满但不臃肿,可是就这姿色还比平哥大了几岁,怎么想平哥也不能看上她吧,难道平哥有这癖好,不爱娇妻爱丑女? 看了一会,我是不咋会打麻将,牌看不懂,只知道小娟儿的牌技不错,打的很快,短短十几分钟,她都胡了两把了,看牌就这规矩,只要你不出声,没人在意你。再抬头环顾小卖部,这个大房子没院子。 除了后面还有个厨房之外,全都在这屋里了,白天点上中间的炉子,在挨着厨房的山墙有一个勉强能睡下两个人的小炕,晚上把小炕烧起来,睡在那看店,那床上凌乱的铺着一床被子,两个枕头,地上赫然摆着一双男士旧皮鞋,鞋码很大,脚后跟被踩的软了,不过单凭这么一双男士皮鞋说明不了啥。 正欲离开时,觉得好像有啥不对的,好像忽略了点什么,再回头看时,这村长媳妇旁边坐着的看牌女人,不正是那天村支书家出来给平哥开门的老娘们儿么。***这个村支书的媳妇五十多岁。 就一个农村老娘们儿,没文化,典型的东北农村老妈子,支书家的俩儿子都在大城市,支书媳妇在家闲的没事干,自己脑子笨麻将打不好,所以只做看客,正发愣的工夫,一个人推门进来。 在门口掸了掸肩上的雪,然后径直往牌桌前走去,只见这人三十多岁,挺拔的身材,头发梳得齐整,皮鞋擦得铮亮,大冷的天穿着皮夹克西裤。这人正是平哥。 或许是我的外貌太过大众,身高和长相都不够惹眼,也或者是平哥与我只一面之缘,对我印象不深,进门的一个照面并未认出我来,也没跟我打招呼,而是径直走到麻将桌前喊着看麻将的女人。 “陶婶儿(支书媳妇),又葛这看麻将呐?”“啊,你干哈呀?找俺家老何(村支书)呀?老何没葛家。”支书媳妇这话有点没耐烦。 “没有,我老找他干哈,人我来这嘎买东西,是不嫂子?”说着就冲着村长媳妇小娟去了,小娟儿没说话。 只是默默看牌,我没理由在这看热闹,于是赶紧钻出门去,站在小卖部门口,瞅了瞅两边,想着关键的人物都在这小卖部里聚集了。该如何深入了解呢?正这会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