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国的黄昏_第175章更安全起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5章更安全起见 (第2/2页)

了夜晚,发起烧来,神智迷迷糊糊,时醒时睡。

    这若是天京城里时,倒也不算什么大事,那些洋大夫很容易就能把病看好了,可是现在他们都成了俘虏,别说是看病,就连吃饭也得看清妖们的脸色,李容发很可能挺不了太久,便会一命呜呼。采菱一想到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更是悲伤后悔,靠着囚车,呜地哭泣起来“采菱姑娘!采菱姑娘!”突然,采菱听到好像有人在喊她的名字,不禁抬起泪眼来,环顾四周,道:“是谁在那里?”

    “是我!在这里!”在漆黑的夜幕中,采菱看到校场一侧的铁栅围栏后,有个人影正在冲着她挥手,急忙跑了过去。黄朋厚所部,名义上已经归降,但实际不管是楚勇还是湘勇,仍在堤防着他们,所以他们几千人驻扎的营地周围都被人用临时的铁栅围了一圈。

    当采菱看清铁栅后那人的长相时,觉得有些眼熟,却又记不起在哪里见过,便道:“这位大嫂,你是…”

    来人是一个三十岁上下的女子,长得很是清秀,一派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的风范,只是采菱想不起来,自己何曾与这般女子打过交道。“是我啊…我是黄淑贞,当初在湖坊,正是你和小殿下救了我们母子,你忘了么?”那女子指着自己道。

    “啊,原来是你!”采菱这才想起来,就在太平军刚到湖坊之际,两军尚未开打,她正与李容发坐下树下闲聊,忽然听到有人呼救,便大发善心,救下了那对可怜的母子。采菱道“你为何会在此处?”

    黄淑贞道:“小女的夫君原是当今大学士、太子太保曾国藩的幕僚,九洑洲战事过后,被举荐至江西总督杨大人座下任职。

    当初你们见我时,正是小女带着幼子越过浙江到南昌来投奔夫君。今日城内人人都在传言,楚军的刘明珍大人俘获了太平天国的西王娘和忠二殿下李容发。

    想起当初小殿下和姑娘于我有救命之恩,便随着路人一道在道德观路上观看,果见小殿下被执于囚车之中,念及恩情,若不能报,必当愧悔终身,这才瞒了夫君,连夜来见姑娘!”

    采菱闻言,不禁感叹道:“大嫂一介女流,竟有如此气节,不输天国女子,着实令人敬佩,只是事到而今,小殿下已成朝廷重犯,又能奈何?大嫂的一片诚心,采菱心领了!”

    黄淑贞道:“姑娘休要心灰意冷,我夫君在总督大人的跟前颇受器重,想必定能说服杨制台,饶小殿下一命…”话虽说得坚定,可细细想来,李容发并非寻常长毛,即便是她丈夫肯开口去求杨岳斌。

    也不见得真能求来赦令,想了想又道“若不成,我便是偷,也要将我夫君的腰牌偷来,放你们出去!”采菱叹息道:“南昌城里层层戒备。

    即便有腰牌,也未必能够从这里逃出去!”黄淑贞道:“姑娘,我听说,总督杨大人已被朝廷委为陕甘总督,此处事态一平,便要北上。

    他已和曾大学士约好,不日便到九江,二人在江上会面,一同返乡,在湘乡稍作休整,直赴甘陕。自南昌到九江,也有二百余里地,这一路上,定能寻着机会脱身!”***最近朝廷有令。

    但凡捕获长毛,不论官职大小,一律就地正法。这主要是因为参加太平天国的人实在太多了,要是一个个都押送到北京去杀,恐怕杀到整个铁门胡同血流成河,也杀不过来。

    而且,从江南到北京,中间还有捻军作乱,捻军是太平军的盟友,人犯在半路被劫了去也未可知,为了给朝廷省事,也为了更安全起见,这才会有这道诏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