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瑛传奇_第34章彼恃骄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4章彼恃骄来 (第2/2页)

   而前秦除了送去责难书外亦无可奈何,很多大臣都心知肚明,以前秦目前的军事力量根本无法和西秦一决高下。

    就在很多人认为前秦前途无望时,秀兰反而化悲愤为力量,早在寄居石城那会儿,秀兰就开始了招募女兵的工作,尽管比招收男兵要困难得多。

    但是两年下来从石城到湟中,女营也新收了近三百多人,她们的年龄大多在十七到二十岁之间,也有少数三十岁左右的健壮妇女。

    她们在战乱中死了丈夫孩子,生活无依无靠,都指望投奔女营混口饭吃。这点儿人数与毛皇后旗下全盛时期的三千人自然没得比,光论身体素质和战斗力也不止差了好几个档次。秀兰并非不明白,可她看见这些前来投军的妇女无依无靠,命苦心诚,也权当收留下来。

    从中挑选年轻身体好的每天在女营练武,年纪稍大又粗手大脚的,便安排在女营中做饭、喂马和干杂活。

    规模上来以后,秀兰便把一些老战士提拨为将领,而赵瑛则更是被任命为女营副帅,如同当年毛皇后身边的秀兰。前秦主苻崇任命秀兰驻守抱罕时,女营的招兵工作仍未停止,尽管人数少且素质低。

    但秀兰仍希望有朝一日能把女营重新壮大到当年毛皇后在世时的规模,与此同时,很多将领都对其嗤之以鼻,认为打仗是男人的事,一帮娘儿们凑什么热闹。有一次居然有二、三十个城卒鼠头鼠脑地窥探女营,赶也不愿走,甚至还口出秽语,指着新来的女兵品头论足。

    赵瑛气不过,马上下令将他们全数捉拿,秀兰经过调查和审判后,依军纪把带头的四人处斩,其他人则重打五十军棍。

    自此之后诸将的嘴巴才有所收敛,但背后仍在讲风凉话,只有邵晋对此事有不同的看法。邵晋从小就在战乱的环境中长大,地狱般的风景见得实在太多,普通女性是继小孩和老人之后最容易受伤的一个群体。

    而每到饥荒乃至人自相食时,年轻的妇女往往会成为饿鬼们优先宰杀的对象,如果说在太平盛世身为女儿身也属不幸的话,那么在乱世当中就已经无法用人间的词语来形容女性的惨状了。

    她们当中一些身强力壮、又不甘心过任人鱼rou和奴役日子的人,往往会走上落草为寇的道路,当时在关中乃至凉州,都出过几位有名的女大王,至于靠“压寨夫人”这个招牌混饭吃的更是不计其数。

    所以在邵晋看来,与其让她们落草祸害世间,倒不如加入像女营这样的地方,在解决她们的生存问题之余还能保一方之平安,在经过一年多的试探后,乞伏干归认定前秦业已虚弱不堪时,终于决定兴师八万,对外号称十万大军,一举灭亡前秦,踏上问鼎关中的第一步。

    当消息传到前秦的时候,作为前沿阵地的抱罕马上把附近各县的壮丁动员了起来,准备抵抗西秦的入侵。

    秀兰连夜召开军事会议,十多位男女将军各抒己见,你一言我一语地提出自己的布防方案。秀兰合着双手,紧锁双眉认真地思考着,虽然经过长期的筑墙积粮、招兵买马,手中兵力已有一万人左右。

    可是面对着数倍于自己的敌军,仍然处于极度的劣势,任何一个方案都无法长期固守,一旦西秦打起持久战,抱罕将凶多吉少。

    秀兰在听取了众将的意见后,发现邵晋始终不发一言,于是问道:“邵将军,你觉得我军该如何布防呢?”

    邵晋被秀兰打断了思维,半晌才回过神来,略带歉意地答道:“娘娘,末将不才,方才一直在想光屯兵固守是否合适…”

    众将不禁面面相觑,何度连忙打断邵晋:“邵兄难不成还想与乞伏老贼正面交锋,对方有十万大军,百我们只有一万,其中四千多是新兵,除了固守根本就没有其他办法。”

    “何兄不要误会,我并没有说要硬拼,防守肯定是主要策略,诸位提出的大多是集中兵力固守主城,表面上看起来能守个一年半载。

    但抱罕一带的粮食长年欠收,我军屯集的粮草若要供养过万的部队和满城百姓,顶多只能支持三个多月。乞伏老贼已经掠去武始郡和大夏郡作为据点,粮草供应较为充足,围城半年是绰绰有余。”

    “可是…”“贼军号称十万,依我看他们最多只有五、六万人,彼恃骄而来,必然不把我等老弱残兵放在眼内。我方召集军中精锐编成一队攻其不备,可收到奇效。”

    “邵兄之言何某也想过,只是我方善战之兵实在太少,就算贼军真的只有五万人,对我军而言也是庞然大物啊。”

    “正因为兵力少,才更不能一味的防守,所幸抱罕并非一马平川之地,我军可分一部分人据守在东、南的几个险要之地,贼军就不得不拉长战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