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第1/4页)
第二章 十二月二十五日-凌晨一点-蓝盾大厦-二十五层D座 圣小婴没有按门铃,他们这一行里,会面从不按门铃。她以约定的方式敲了三下。 无人应答。 想了一想,她掏出手提包中一把复制钥匙开门,锁在转动,门开了。她全身处于警戒状态,极其敏捷,极其小心,步步为营地走进去,实际上她完全不必这么小心的。 列维坐在扶手椅上,眼睛睁得大大的,瞪着走进起居室的圣小婴。左边太阳xue上有一个洞,血一直淌成一条线,并不多,还很新鲜,衬着列维惨白的脸,红得刺目。 圣小婴倒吸一口气,浑身发冷。 就这么呆站了半分钟,隐隐飘来的音乐声一下子将她震醒。阳台窗户没关,寒风将别家开舞会的喧闹声传了进来。 似乎停止了的心跳突然剧烈敲击着她的胸腔,她开始动了,小心避开尸体,以受过训练的手法翻动周围的一切,桌上、地上…床上,什么都没有。照原定计划列维从海德大鹰带出的那一套钻石首饰连影子都不见。 列维成功了,他一定没失手。圣小婴相信这一点。有人、拿走了、钻石。那人、杀了、列维! 再看一眼那个黑黑的小洞,一阵呕吐感涌上心头。她强咽了回去,在圣小婴为时不短的职业生涯中,第一次碰上这种事,因为没有经验(话说回来,这种事有很多经验更可怕),所以只能完全凭直觉行事。 她想不出是谁干的,连一点概念都没有,抬头看墙上的钟,一点一刻,再过一刻钟买主就会带来,但她现在无法同买主联系。这是一桩单线买卖,始终只有列维知道联络方法。算了,让买主自求多福吧。 她做了惟一能做的事:关上门离开。因为自始至终带着手套,指纹问题可以忽略。 走进电梯前,她仍然可以听见隔了一个走道的B座传来的音乐声,似乎是一支小夜曲。电梯下到12层时,一个送外卖的年轻人走进电梯,他对身边这位漂亮小姐颇为注意。 凌晨两点-海德大厦八楼 “华先生,电话。”侍者走近华夜。 华夜懒洋洋地站起来,一时想不出是谁。这个晚上,没几个人知道他在这里。 接过电话,说了几句之后,他神色一变为凝重“我马上就来。” 一路飙车,如果不是有事,这种闯红灯拿罚单蔑视一切交通规则的感觉其实很不错,但现在顾不得回味。十分钟后,车到第五街,将车停到不远处,华夜步行过马路。他早就看见红灯闪烁的警车停在蓝盾大厦楼下。 没有什么看热闹的人——现代都市的特色之一便是各人自扫门前雪,据说这是文明进步科技发达的标志性副产品,但警察仍然一丝不苟地拉起黄线禁止出人。 华夜走近大厦。 “什么人?不准乱闯!…咦?华律师?”警员一愣,显见是老相识。 华夜笑笑,不说话。警员点头示意他进去。 25层B座门口的何警官一看见华夜就皱起眉。他们是老相识,警察与律师之间的相识一般不代表是朋友。 “你怎么搅进来的华大律师?”何警官不客气地劈头问。 华夜高举双手以示无辜,脸上满是蒙娜丽莎的微笑。“警官,我什么都不知道。这里面…”他朝门里扬了扬下巴“…的一位小姐是我的朋友。她告诉我出了谋杀案,客人们都在受盘查。” “你的朋友叫什么名字?”警官拿过一张名单翻看。 “蔻兰-叶。”华夜回答“就是里面最漂亮的那位小姐。 叶蔻兰是中文译名,她是英国公民,应约来本市游玩,具体地说,负责接待的就是华夜。她有着四分之一的华人血统,但从外貌上实在看不出一丝半点,不过气质就不一样了,精致得如瓷人儿一般,比真真正正五千年传承下来的古国大家闺秀还大家闺秀。这样的人儿,同“谋杀”联系起来本身就是罪过。 近半个月来,华夜一直尽职尽责地充当她的护花使者,偶有例外,比如今夜。然后便出事——墨非定律的神奇由此可见一斑。一想到被家人追打讨伐的景象,华夜不由得突然发凉地缩了缩脖子。 半个小时后,华夜已了解了大致情况,这才松口气。谋杀发生在同层D座,死者是一个欧裔男子,因为仅隔一截过道拐角,所以正在开舞会的B座全体客人都受了盘查。这是圣诞节J座与D座的关系如同城市中任何一幢高级大厦里邻座的关系一样——可以用咫尺天涯来形容。 果然,客人们都身家清白毫无嫌疑,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听见或看见什么,对案件调查没有丝毫帮助。在留下姓名住址后,所有人都被允许回家。华夜伴着蔻兰回到他双亲家中——自来本市蔻兰一直住在那里。 不出所料,知道发生什么事后,华夜被华氏夫妇骂到臭头,还需蔻兰替他解围。之后华家忙着为蔻兰压惊,又拿酒又拿点心,闹到最后简直是重开宴会。 总之,对华夜来说,今天仍不失为一个温暖的圣诞之夜。 对圣小婴,这又是一个血腥圣诞。 她用无线电窃听了警方通讯,在她离开后不到十分钟,警车就呼啸而至。算算时间,一定,一定有人在自己来之前就报了警。虽然有其他可能,但她的直觉认定,这人、就算、不是、凶手,也一定、与、凶手、有关! 黑吃黑吗?有人打劫了列维,拿走了钻石?这是最直接的推测,但是…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圣小婴有点迷惑。同以往每次一样,在整个行动中她只占一小部分,并不掌握全盘,所以现在,她没法想象由行动本身而导致的死亡。 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