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六章  (第2/3页)
到最低,那么,一两个时辰所需要的空气,就可以持续数日乃至数十日之久。”    “不过!”司马龙续说:    “这当然要修持有素以及对道引内功相当有造诣之人才能办到。一个人进入物我两忘之境,身体上一切器官,已趋于半停顿状态,各器官所需要之氧气,也减到最低量,也可以说可有可无,由于需要减少,只要有一丝丝的空气,就可以维持生命。”    岳家宇肃然道:    “这未免太玄了!无论如何,把一个人放入棺材中,埋入地下达三十天之久而能不死,终是有点…。”    “是的!但是被埋之人,三十日后出土之时,也和死人差不多。据说全身苍白毫无血色,必须迅速而小心地加以营救,营救之人,必须深谙此道,以温湿的布巾,轻轻拭擦被埋者的全身,使他的血液逐渐流通,于是达数十遍之久,才能慢慢苏醒过来。”    岳家宇肃然道:    “如此说来,这是十分危险之事!”    “是的!宇儿,你知道诀窍在哪里么?”    “徒儿不知道…”    司马龙道:“那就是以舌尖抵住上颚巴天池,仅留一点点空隙在鼻窍,呼吸空气,这和中原练气道引之术大同小异,你想想看,设若谷姑娘擅长瑜珈术,活埋半日,恐怕她自己也能出土…。”    “况且,在中原武学中,也有一种‘龟息大法’,与‘冬眠大法’雷同,象动物冬眠一样,不饮不食,与死亡只隔一线!”    岳家宇肃然道:    “如果确是如此,她为什么要骗徒儿呢?”    司马龙道:    “这就是问题关键了!反正她总有十分重要的理由,最可能的是,她看上了你,男女之间,往往也会发生这一类利用心机,获得对方情感的事情…。”    岳家宇肃然摇头道:    “关于这一点,徒儿以为不大可能,除非梅友竹前辈与她串通,反之,她怎知我会远去西藏?”    司马龙晒然道:    “设若她要以欺骗之法,获得你的情感,不论你去不去西藏,到哪里都是一样,设若你再次不是远去西藏,而是到华山、黄山或者泰山,也照样会遇上同样的怪事…。”    岳家宇道:    “可是她为什么要这样呢?”    司马龙道:    “说起来也许很简单,有些专于心计的女人,他看中一个男人之后,会利用智慧,使男人自动上钩,在表面看来,是男人找她,而非她找男人,这道理象捕鼠笼一样,笼是死的,而人是活的,你能说死物能捕活物么?但捕鼠虽是死物,都能捕捉活生生的老鼠,这道理很浅显,你应该明白!”    岳家宇肃然道:    “徒儿相信!而是师傅的比喻也很分明,只是我认为她不值得如此大费周章呀!”    “错了!这种女人,一旦中意一个男人,就非他不可!势必到手,她知道你已经有了两个未婚妻,若想分一杯羹,则非出奇兵不可!”    “不!这只是一种假设,也许她想委身于你,另有企图…”    岳家宇肃然道:    “徒儿有些相信了!她说一离开西藏,就发现了‘潭心小筑’水底奇地,而且收了几个小婢,这是绝对办不到之事,天下哪有这等凑巧之事?”    司马龙点点头道:    “对了,凡事若能仔细分析,就不会上当,今后你和她在一起,必须处处小心!因为你们已有婚约,为师不便从中作梗!以免估计错误而造成终身憾事…。”    岳家宇肃然道:    “师傅,有个‘太华帮’您听说过吧?”    司马龙道:    “为师已经知道了!但仍不知正副帮主是谁?相信数月之内,就该有些端倪了…”    岳家宇道:    “师傅这样好不好?待会兰姊来了之后,我们赶快去找义弟宋象干及万纪二位姑娘,找到之后…”    司马龙道:    “为师已见过他们,他们在徐州云龙山上等你。”    “那太好了!”岳家宇心情大畅,低声道:    “待会她来之后,您老人家就说有急事待办,十余天后再找徒儿团聚,却在暗中察看,她设若居心叵测,一旦与万、纪等在一起,万一包藏祸心,恐有防不胜防。”    司马龙点头道:    “此计甚妙,她们已经来了…”    只见谷、柳二女已乘小舟过江,不久上了岸,谷中兰就为柳梦丝介绍与司马龙相识。    柳梦丝道:    “岳大哥,我们必须马上去找宋大哥和两位姊。”    岳家宇道:    “家师已见过他们,叫他们在徐州云龙山等我们。”    柳梦丝大声道:    “为什么要在云龙山等我们呢?”    岳家宇道:    “因为那儿名胜极多,而且就近方便。”    于是四人立即起程奔向徐州。    XXX    徐州与扬州和淮安,全称苏北三大重镇,也就是现在称的彭城,三国时曹cao以大军败吕布及刘备于此。    因地居要冲,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徐州附近名胜甚多,如城南户部山的戏马台,乃是楚霸王欣赏马戏之处,此外如南国的云龙山,增台,吴委挂师台等,都是有名的古迹。    云龙山范围不大。但遍山苍松翠柏,石碑、石亭及石碑坊极多。山上有放鹤亭及大佛寺,乾隆下江南时,曾在此亭写三首诗:    “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落辉。二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马如飞。”    放鹤亭后就是大佛寺,这尊半身大佛,光是佛头就有一丈多高,在大佛耳朵里,足可摆下一桌筵席。    此刻大佛象之前,有六个人正在观赏,那正是岳家宇、谷中兰、柳梦丝、宋象干及万、纪二女。    至于“三绝逸叟”司马龙,已在山下离去,声言有点急事要办,数日后再来找他们。    柳梦丝大声道:    “岳大哥,我第一次看到这样大的佛象两个鼻孔,足能钻进一条大牛…。”    谷中兰道:    “这确是一尊极大的佛象,据说天竺国和宝象国还有比这佛象更大的。”    岳家宇道:    “当初建此佛象时,不知耗费了多少人力和物力!令人肃然起敬!”    柳梦丝大声道:    “岳大哥,我要上去看看!”    岳家宇道:    “小妹不可!这虽是一具偶象,但前人建造时,乃是一片虔诚之意,不可亵渎…。”    柳梦丝大声说:    “小妹没有渎亵之意,我只是感觉好玩嘛!”    她说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