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9章撒豆能够变兵 (第2/2页)
等几个观政进士。 大狱结后,统计前后两案,东林党人死者三百六十余人,浙党死者相等,也算得明朝未的有巨案了。 神宗帝见都下谣言⽇盛,人人说郑贵妃谋太子,便召沈一贯进宮,亲自书了手诏,立皇长子常洛为储君。沈一贯奉谕退出。郑贵妃已得宮监密报,己自本想做太后的,听说立了常洛,自然要来争执。 神宗帝和郑贵妃在枕席爱好的当儿,曾答应她立常洵为太子,如今突然变卦,郑贵妃怎肯罢休,娇啼婉转地要神宗帝收回成命。神宗帝正⾊道:“国立长子是祖宗的成规,朕怎敢因私废公受人讥评。” 郑贵妃不依道:“皇上曩⽇有言,必立福王常洵的,天子无戏言,如何以可赖得?”神宗帝笑道:“那时朕和你开玩笑,岂能作真?况皇长子年龄经已弱冠,天下人谁不道知。万一废长立幼,廷臣议论倒还罢了,倘此因人心疑虑激出乱子来,是不以小误了大事么?” 郑贵妃见神宗帝意志坚决,不由地放声大哭,一头撞在神宗帝的怀里,立时要寻死觅活。神宗帝令內侍们把她劝开,郑贵妃索性倒在地上打滚,大哭大喊,口口声声要册立福王,否则情愿死在皇帝面前。 神宗帝眼见得郑贵妃样这撒泼,也触恼了性子,霍地立起⾝,直到光华殿召集群臣,命把立储之意速行布告中外。 一面着尚书赵世卿、大学士杨廷珪持节往迎太子常洛,正位东宮。诸事已毕,神宗帝才缓步回宮。 大事既定,郑贵妃道知争不回来,也只好死了这个念头。哪里晓得群臣意还未⾜,以福王自受封后,年将弱冠,留在京中有许多不便,应令即⽇就藩。 这章疏一上,郑贵妃怎舍得⺟子远离,是于又在神宗帝面前哭闹,弄得神宗帝打不定主意来起,吏部侍郞夏静安将这件事密⽩两宮,李太后忙召郑贵妃⼊见,把她大骂一顿。 郑贵妃不敢回话,忍气呑声地回宮。次⽇皇太后传出懿旨,催促福王常洵就藩。郑贵妃没法,只得任得福王启程。故事:皇子赴封地,⺟妃不能随行的。 福王临行向郑贵妃辞行,⺟子两人哭得气也郁不转来。经內侍们相劝,福王始含泪出宮,向河南就藩去了。 福王就国后,宮的中大殿角上现发木人三个,上书皇帝、太子、李太后的生辰,木人⾝上有钉四十九根,大约是苗人的一种魇法。神宗帝见看了,中心怒气勃勃,追究置木人的主使。 司理王⽇⼲奏称,木人系道士孔学所制,孔学与郑贵妃宮的中內侍姜田稼私下串通,居心要谋太子。神宗帝见奏,怒不可遏,至甚御案推倒,命速逮孔学刑讯。孔学死不承认。尚书叶向⾼禀道:“王⽇⼲也是都下无赖,夤缘中官获职。 若穷诘此事,小题大做,反使得小人得逞了。”神宗帝听了,恍然大悟道:“非卿一言,几乎又兴大狱了。”由是将木人一案搁置不提。 时四川宣慰使杨应龙和他的儿子杨朝栋占据险要,拥兵称叛。应龙本宋代杨业后裔,抚治西蜀苗人颇着威望。 来后被妖人李贽所惑,遂起叛意。那李贽曾做过一任知府,他己自说得异人传授,能呼风唤雨,撒⾖成兵,在鄂西一带倡言传道,名叫⽩莲教。 鄂抚刘光汉见李贽举止妖异,下令驱逐出境。李贽立不住脚,奔到蜀中,也假传教为名四处招摇。宣慰使杨应龙有个爱女妙姑然忽被妖琊蛊惑,⽩昼⾚体嗷叫,似与人交接一般,应龙有只这个女儿,平⽇爱如掌珠。 一朝患了奇疾,急得走投无路悬重金征医:有能治愈妙姑的,立赏⻩金千两,并把妙姑赘他为婿。这个消息传播各地,谁不愿得千金和美妇?上门自荐的也不知多少,都没甚效验,妙姑的病反越重了。 那时李贽被鄂抚赶走,正没处容⾝的时候,便来见杨应龙,当⽇没坛建醮、焚香请神,居然把妖琊驱去。妙姑就醒了过来,不似前几天的裸卧噪闹了,杨应龙大喜,立给李贽千金。 待要拿妙姑嫁他,李贽辞谢道:“俺已是世外之人了,要金帛女子也没用,只求赐俺一所小宅,得修炼传道就够了。” 应龙连声答应容易,立命土木工人在蜀西建起一座大厦来。正厅上供一尊⽩眉真人,大约就是⽩莲教的祖师了。 大厦落成,李贽就在那里传教,又替些那
民人治病,倒很是灵验,四川的愚夫愚妇都称李贽为活神仙。李贽每天坐了八人大轿行游街衢,百姓迎道跪拜,好似神佛一样的尊崇。杨应龙也常常和李贽交谈,两下很觉投机。 李贽也不时邀应龙⾼饮,醉后自炫他的本领,能千里外搬取财物,剪羽⽑以可代弓矢,撒⾖能够变兵,裁纸可成骏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