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5章俗呼为吓煞人 (第2/2页)
中觉得不妙。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其实男人都是贱骨头,看唐寅的样子很显然他也尚未得手。 才子也有吃鳖的时候,这让江枫心中安稳了几分,唯一不解的是百展堂进入望月楼开始起处处就表现着怪异。 “西番的葡萄干果,这个可是好东西呀,”唐寅轻轻的拿起一粒,笑着说道:“妙小姐可知道西番哪里的葡萄干果最是出名?” “哪里?”“应该是西疆吐鲁番一地的葡萄沟,据说那里的土质很好,产出的葡萄自然风味不同。”唐寅有意卖弄自己的才学,所以叙述的很详细,说完还看了江枫二人一眼道:“不知道两位以为我说的对不对?” “哼,的确是西疆的葡萄沟,不过却不是因为土质好,而是因为日光的原因,这点唐少可知道?”百展堂突然开口说道。百家地处西北,相信西北的风情比唐寅知道的更多。“这是为何?”妙语也开口追问。 “七八月间太阳最热,我曾经去过西疆…”百展堂说到这里一顿,显然意识到自己说漏嘴了,忙含糊过去:“有老农说详细的介绍过关于葡萄沟的一些事情,所以比唐少了解的详细一点。” “是吗,我看得可是大宋朝沈先生的《地形考》,难道沈先生的学识不及老农?”唐寅分辩道。 “哼”百展堂哼了一声,没有再争辩,士子历来轻视农人,觉得他们愚昧无知,所以百展堂即使搬出来也觉得理由不充分,一时间有些郁闷。 “江少以为呢?”见百展堂不再开口,唐寅把矛头转向江枫,惹得妙语掩口一笑。“西疆苦难之地,江某并未去过,至于《地形考》江某也没有翻阅,所以对两位的话都深表赞同。” 江枫跟着百展堂就是想探视他来苏州的目的,因此不想节外生枝,平白无故立下唐门为敌人,虽然在他眼中唐门也不是什么好鸟。 “两位博学小女子见教了,远来是客,让妙语为大家献上一杯香茗。”妙大家看这个话题不宜继续争论,忙岔开。火炉、汝窑白瓷,一切都显得那么精致,妙语伸出芊芊玉指,点香、涤器、凉水、赏茶、注水、投茶,动作浑然天成,非常娴熟,看上去没有一丝窘迫。 当茶杯放在几人面前的时候,众人都深吸了一口淡淡的茶香,极品碧螺春,茶好水好人更好,美人香茗,更是茶中珍品。 只见杯中碧螺春条索紧结,蛾曲似螺,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泡在开水中,犹如雪片飞舞,慢慢舒展成一芽一叶。 汤色碧绿,味道清雅,经久不散。妙语道:“这是太湖西山的雨前碧螺春,不瞒众位,小女子见难得有贵客来,所以才拿出来献给大家。”*** “没有妙大家说的这么玄妙吧,刘某虽然常远在京师,但是碧螺春还是在北方很常见的。”百展堂随口问道。 “哼哼,妙大家得茶岂非寻常碧螺春,此乃极品碧螺春,岂可与一般俗物相提并论。”“没有唐少说得这么玄乎,不过这碧螺春珍贵倒是真的,就是我苏杭富商也是千金难求,而且是有价无市。我也是偶然有机缘,认识了朝廷主管江南采购的王大人,才得来一些。” “那就是极品碧螺春了?”唐寅端起茶杯,细细的品了一口赞叹道:“果真名不虚传。”“你只会附庸风雅,有本事你给说说这茶到底妙在哪里?”“刘少,”唐寅清了清嗓子“喝茶本是雅事,只有懂茶之人方能品味其中的奥妙,碧螺春自然妙不可言,唐陆羽《茶经》曾云‘苏州长州生洞庭山,’。 据《随见录》载‘洞庭山有茶,微似芥茶而细,味甚甘香,俗呼为‘吓煞人’,产碧螺峰者尤佳,名碧螺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