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2/4页)
妻原则丢掉。因为段雅真流露出来的风情,已经十足十地吸引住他了。 “你瞧瞧你,真是够没良心的了,把她抛在这里这么多年,也没多过问半声。”段母不以为然地藉机教训起儿子来。 “我这…我原本只是想带她回来伺候娘,这宅院里的大小事娘作主便是,我怎么会知道娘最后居然是收了她当义女?”段钰临感觉有些尴尬,因为若段雅真是他的义妹,那么可想而知 ,她平时一定从娘亲那边听了不少关于他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他真不晓得自己该用什么态度去跟她相处。 要想装出潇洒公子的态度嘛,她都知道他是会上花楼的男人了。 要想用义兄身分亲近嘛,他对这丫头又完全陌生。 “就是因为你鲜少回来看我,这宅子里的事又是我说了算,所以我也懒得知会你了,反正我有真儿嘘寒问暖就行,至于你这个不成亲又爱跑花楼的不孝子,我已经放弃了。”段母喝着段 雅真端上来的参茶,没好气地迸声。“娘——”段钰临感觉真尴尬。 娘亲还真是数落得毫不留情面啊,也替他着想一下吧?在段雅真面前好歹给他留点面子… “我每个月至少都会过来探望你,少则两、三趟,多时四、五趟不是?要不是你见了面就催我成亲、生孙子的话,我也不会每次都椅子还没坐热就想走…”段钰临试着想替自己反驳。 “你这是怪我了?”段母白了儿子一眼。 她知道儿子其实不是不孝,只是她年纪渐大,唯一的心愿是死前能抱抱孙子,偏生儿子老不愿娶妻,所以她才收了段雅真这个嘴甜乖巧又活泼的丫头当义女。 这么一来,如果儿子真的不娶妻生子,她好歹可以有个女儿,嫁人后还能有个外孙抱。 “孩儿不敢。”段钰临很识趣地转了话题“只是…娘什么时候收她当义女的?怎么我每个月都来这儿问候你,却从没见到她?” “你都是白天来不是吗?那些时候真儿都在跟师傅学琴、习画,或是练剌绣,你哪瞧得见她?”段母啜了口参茶,又道:“我想等到要替真儿安排婚事时,再让你们认识就行了,所以也 懒得告诉你了。” “婚事?娘,你已经给她找婆家了?”霎时间,段钰临只觉得胸口突然绷了起来,语气也带点紧张。 “只是有几个中意的对象…”段母狐疑地瞄了儿子一眼“你怎么回事啊?本来对真儿不闻不问的,现在倒突然热心起来了。”这中间的态度差别也太大了点吧? “我只是…总说是义妹,既然娘这么疼宠她,我当然要多照顾些,再说…”段钰临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轻咳一声,转移话题:“为了避免她被嫁给何其天那种败家子,将来不幸 福,我可以先利用人脉替娘过滤一下那些人选。” 他嘴上说得冠冕堂皇,心里头却很心虚。 毕竟他很清楚,这是他在耍弄私心,想缓一缓给义妹寻丈夫的事情,好确定一下自己的心意。 倘若他确实被她出众又矛盾的特质吸引了去,所谓肥水不落外人田,娘既然如此疼爱她,又担心他不娶,那他想娶段雅真的话,应该不会有人反对才是。 况且他可是救了段雅真两回啊!她对他应该多少有着一定的好感度才是。 “是这样吗?”段母想想,儿子说得也挺有道理的。 自从丈夫去世后,因为有儿子打理家业,她也乐得清幽过日子,鲜少外出,对于心目中适合段雅真的丈夫人选,也都是托媒婆打听得知,说不定不够真切,但儿子若真关心此事,由儿子 来挑人倒挺不错的。 她想了想,抬头对一直没吭声的段雅真问道:“真儿,你觉得如何啊?毕竟关系到你的将来,你说说意见吧。” “我吗?”段雅真眨眨眼,黑眸往段钰临脸上转去“我觉得让大哥帮忙没什么不好,这样娘就可以轻松点了。” 见她一双幽瞳往自个儿瞧来,段钰临的心跳不自觉地加快了几分。 真没想到被花楼女子传为花心少爷、从不对任何女人动情,甚至才与友人说过找不到中意的女人绝不成亲的他,居然会对自己的义妹动了心! 不晓得老天爷是可怜他还是在开他玩笑? 因为如果他没在街上遇见段雅真,恐怕等他发现这块瑰宝,已是她要嫁为人妇的时候了… “既然真儿都这么说了,娘,你就说说自己中意的人选吧,真儿也说说想嫁的类型,大哥来替你挑个好对象。”段钰临此刻真是庆幸自己是她义兄,这么一来,要想近水楼台先得月,就 是轻而易举的事了。 “你这回真是用心。”段母忍不住摇头“早知道你会这么疼真儿,我就早些跟你说我认了她当义女,说不定你会三天就来跟我问安一回,也不会**还没坐热就想溜。” “娘——你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呀?”段钰临苦笑着应道:“今天就好好商量真儿的婚事,如何?” “好,不说你了,免得你又拿借口说我赶你。”段母点点头,起身吩咐道:“难得你都留到黄昏了,一块儿吃顿饭吧?” “好,免得娘说我这儿子都不用心。”段饪临的眸光还定在小心翼翼扶着母亲起身的段雅真身上,所以连想都没想便点了头应声。 “呋,拿我的话来堵我。”段母摆摆手,嘴上虽是斥责,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能与儿子一块儿吃顿饭,她是开心的。 段雅真的唇角不禁勾起了笑容,她扶着腿不太方便行走的段母,一边提醒她留心注意脚下,一边往段钰临瞧了眼,眸光里净是感谢的笑意。 这几年多亏义母疼她,所以她也听闻不少段钰临的事情,对于这个义兄,她知道义母是抱持着“男人就是要在外发展,不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