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乡痞事_第一百零七章二婚嫂很新鲜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七章二婚嫂很新鲜 (第1/2页)

    第一百零七章 二婚嫂很新鲜

    夏叶儿看着于小辉,咬咬唇儿扬眉说道:“于哥跑着世面多,就听他的。”

    请吃风如今在古镇盛行,公家人并不是任何人一请就到的饮食菩萨。吃要有个派头,吃要吃个明白,啥人都能请来,公家人还有啥面子?得要有身份有头面的人去请,人家才会大驾光临。

    于小辉在古镇cao了许多年,啥部门都打过交道,啥清的浑的办法都用过,他肚里就有一本账。

    对柯氏狗rou铺他真的就使出了浑身解数和招法,他也不清楚他为啥上次刘香丽开张志禧都没这次这样卖力这样好话说尽,他知道他很喜欢夏叶儿,一见夏叶儿他就连那高贵的头都觉得挺起来不自在。

    这到不是那晚上趁她醉意中占了她的身子觉得愧疚。女人他摆弄多了,在古镇凭于百万这几个字他真是打遍天下无敌手,和中年的或是年轻的娘们颠风倒鸾累出了一身毛毛汗后,他就如生意人一样满不在乎对身边的女人甩几个钱就各走各人的路。

    这年月人们对钱太爱,爱得来连人性羞耻都没有了。有些女人一见钱你还没开口她就三扒两扒就扒光身子了,有些领导一说钱脸笑得如鲜花盛开似的,还说欢迎经常合作。

    这行为令人作呕,令人厌恶。可夏叶儿没有。那夜晚在棉花巷二十七号她就是没说钱,尽管银子钱硬通货,没钱日子不好过。

    这世上真还有不爱钱的女人?古镇先富起来的于小辉抱着有钱就有一切就有嗨得开玩得转的人生哲学在夏叶儿面前破产了。他当然不知道夏叶儿保持着传统美德,这品德就是千千万万年苦难的中华民族能立于世界之林而凝聚的一种民族魂魄的因子。

    他更不知道中国有个孔子说过“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义的价值取向。可惜他从小饿肚皮,读书时古镇来了场文化大革命,有文化的人被没文化的农民押起来串起来在古镇青石板街上打鼓打锣高喝“文化革命就是好,后果鬼蛇神跑不了,我也跑不了,你也跑不了”的口号。于小辉的父亲眨着糊满黄浊眼屎的眼睛,从嘴里拔下旱烟杆二扯二扯地说:球子哟,我默到让娃娃认几字想不到认得到字的人都球反动,你娃算了,回来担屎桶,认不认得到字也一样担得起。

    于小辉回乡担了屎桶,可字却只认识他而他不识字。不识字的于小辉当然不知道中华传统美德,当然更不知道孔老二这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之说,就是知道了又有球子的用处不知道传统美德的于小辉反而成了于百万,有了钱的于百万反而受古镇人拥戴。夏叶儿不爱钱,而她需要钱时不爱钱,这对于小辉的确是个打击,这世上真有人不贪钱的么?

    柯氏狗rou铺一开张就热闹非凡,那喧闹声响彻古镇几条街几条巷。风味狗rou的香味使老百姓肠胃一阵阵蠕动痉挛。说句实在话,柯氏狗rou名贯川陕两地,品尝它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享受。

    精制出的狗rou在有滋有味的咂咂声中瞬间就成了一堆堆白骨,众多的客人在啧啧称赞中打着酒嗝腆着肚皮很满足地走出了柯氏狗rou铺。

    当然,正如当初于小辉说的那样,柯氏狗rou铺的风味名小吃几天后就红火起来,带客人来光临柯氏狗rou的最终还是第一次请吃狗rou的人。古镇流行吃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人们也知道:筷子一端,政策从宽的勾当。

    食客们如绵远河四月桃花汛的鲫鱼一样,跳跃着走进了柯氏狗rou铺。古镇的柯氏狗rou解放后就绝迹了,人们在老人们摆的龙门阵里听到古镇不光有刘皇叔和杨贵妃的绯闻趣事,还有柯氏狗rou如何香如何鲜美如何的让人浴涎津津。

    想吃狗rou的古镇人在几十年里努力忍受着精神上的煎熬,没法子饱口福。有几年,古镇的头儿像狗咬死了他的先人板板似的拼命打狗灭犬,乡下人不敢养狗了,古镇的狗绝了迹,那狗rou自然就成了人们打精神牙祭的事。

    再后来古镇地面上乱起了一股赌风,大人娃扎秧子栽上坎就拼命的摆开麻将,纸叶子长牌潇洒搏一回,赢了的大笑,输了的沮丧。

    牌桌上捞不回本有的就趁夜黑风高撬门锁翻院墙不是抱走鸡鸭就是捞走电器。乡下人又开始养狗了。贼娃子来了狗总会汪汪咬几声,让主人家有个惊醒,这样也少了许偷窃案子。

    古镇头儿从此不再宣布打狗灭犬了,说养就养吧,把狗栓起喂哟,咬到人要吃官司的。后来,镇上专门派人为养狗户的狗注射狂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