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干五传奇_第40章是写记混了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0章是写记混了那 (第2/2页)

支兵马,叛军的骑兵已经打到了阵前。乌合之众的新军不知如何建立军阵,如何设置拒马,不知道如何使用弓弩,甚至,他们根本就没有拒马和弓弩,在强大的,冲击力极强的安禄山叛军的骑兵面前。

    他们没有任何作战能力,几乎一触即溃,狼狈逃窜。封常青退兵之时正遇前来勤京的老上司高仙芝。

    仙芝此时手中只有不到一万的安西四镇的留守兵将和一路上收容的败军。高仙芝久战沙场,乃善战之人。知道叛军风头正硬,以一万之师难敌数十万虎狼之众。唐军又缺乏训练。不宜硬拼。

    建议退守潼关,训练新兵。据险而居,徐图发展,此时玄宗得知封常清兵败,削去其所有官爵,以白衣之身在高仙芝军中效力。皇上还为高仙芝军派遣了‘监军’,太监边令诚。

    此时的玄宗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精明。因为没有得到拔汗那是‘遣唐美女’,后宫仍被杨贵妃把持,他自己也被这个胖女人弄得晕头胀脑,不明是非。

    大敌当前却始终不能拿出一个正确的御敌之策,他此时被安禄山吓破了胆,不再信任任何节度使,大将。只敢宠信太监。

    这太监本来都是些被切了睾丸、jiba,屁事不懂的小心眼。离了皇上便活不了,所以皇上认为他们‘忠诚’,更不会‘叛变’,可是皇上不知道,这帮没有了几把的小人虽然不会叛变,却更能坏事。

    监军太监边令诚与高、封二人积怨日深,便趁着二人从前线退兵的工夫向玄宗皇帝秘密奏报二人兵败逗留、克扣军粮,谋图不轨。

    正在气头上的玄宗皇帝也不做任何调查,二话不说,当即下旨在军中诛杀高、封二人。这场本来可以正常平定的叛乱,在太监监军的胡乱参与下成了一次几乎推翻了整个唐王朝的致命之灾。

    最终杨玉环死于士兵的哗变,唐玄宗老迈昏庸只能提前退位,而中原人民生灵涂炭,十不存一。大唐元气大伤。

    一代名将便这么香消玉殒了,玄宗此时肯定糊涂透顶了,杀了高仙芝之后,不但使他继续大败,还丢了都城,逼着自己踏上了逃亡之路。自己也几乎因此丧命,不得不勒死了最最最心爱的杨贵妃,而且,还使大唐西域领土尽失。

    玄宗这才知道后悔。可惜和石国王子、葛罗禄、萨利赫、阿布穆斯林一样,后悔已经晚了,杀了高仙芝之后大唐西域发生了两件重要的事情。

    首先,杀了高仙芝,抵抗叛军的部队便失去了有带兵之才,有经验的将领,一败再败,使叛军气焰日盛,终成大患。

    其次,高仙芝、封常清亡后,河西,河中防务空虚。大食虽然没有力量再来,可是一直有意向西域进一步发展的吐蕃却趁虚而入。吐蕃虽然无力控制整个西域。

    但是他们在一段时间内不断的封锁道路,并屡屡sao扰、抢掠西川乃至长安,使得唐王朝在西域的领土陷入半隔离状态,之后又过了三十多年,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

    之前借以绕路通行西域的回鹘道被吐蕃彻底切断,唐王朝无意打通。“安西由是遂绝,莫知存亡”由此,唐王朝最终彻底失去对西域的管控,丝绸之路中断,而这一切的开端,都指向了一个太监的告密,和玄宗朝未能得到遣唐美女。时至今日,仍有韩国旅行团专程前往中国新疆和中亚地区,吊唁一代名将,鲜族唐将,高仙芝。

    ***海伦张的故事讲完了,自干五听得津津有味。“你怎么知道这么多?好多事情我们中国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干五有些不明白“我给你讲的蒙古军和黑衣大食的决战你不是也不知道吗?”

    张海伦说“就是两个阿拉伯美女杀掉蒙古军最高统帅的故事?(此事详见《自干五传奇,沙漠迷宫》)”自干五说。

    “对呀。!我小时候,我的一个历史老师翻译过一本书。这是书里面的故事。”海伦张说“那本书名叫什么名字?”

    “好像叫《我所经历过的事情和我到过的地方》。矮油,好像还是你们中国人写的呢。”惊人漂亮的海伦张大惊小怪的说。

    自干五想了想。‘高鹗?席慕蓉?’‘吴承恩?’‘杜甫?’‘司马迁?’但是想不起哪位作家写过这么一本书。‘是不是《三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家叫什么名字?”最后他问“万岁?”

    张海伦觉得这个名字挺熟悉“万岁万岁万万岁!”她用清脆的阿拉伯嗓音说。“不会。”自干五非常有把握的说“他是写我们的。你记混了。”

    “那,赵朴初?郭沫若?季羡林?”海伦张想都不想便说出来了几个其他中国人的名字。“不会吧?”自干五绞尽脑汁也想不起路遥写过这么本书“D、U、H、K、U、A、N。不是他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